建水县文明旅游“家游站” 助力诚信兴旅“不打烊”

近年来,建水县将“建水有礼·文明有我”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上善建水 诚信兴旅”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有机结合,以志愿服务及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等举措,赋能建水文旅高质量发展。

(图为络绎不绝的人群到临安路“家游站”咨询)

建立长效机制,假期服务“不打烊”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一是建章立制。印发了《建水县全域党建助推全域旅游“文明旅游家游站”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关于恢复开展建水县文明旅游“家游站”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任务分工、志愿者职责及相关要求,把牢旅游志愿服务“定盘星”。二是建强阵地。在紫陶街等景区、商业街区、重要路段、交通枢纽站共设置9个文明旅游“家游站”。统一形象标识,完善设施配备,建好旅游志愿服务“根据地”。三是分片包干。各“家游站”均明确牵头部门、责任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县级各单位根据分工守好旅游志愿服务“责任田”。四是假期“出摊”。在每年元旦、中秋等7个国家法定节假日、州庆、孔子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日,“出摊”为来建游客提供服务,生动诠释了“旅游旺季我在岗,志愿服务不打烊”的奉献精神,唱好旅游志愿服务“重头戏”。

(图为“家游站”为游客提供免费加水服务)

创新管理模式,步步为营“不打滑”

建水县以提升文旅志愿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志愿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一是整合资源。紧扣“资源共享、力量整合、服务提质”的要求,将部门资源、驻区单位、党员干部、景区景点等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宣传员、人人都是旅游导游员、人人都是旅游服务先锋”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培训。不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包括接待礼仪、文明旅游、建水民俗、景点介绍、文明劝导等内容在内的岗前培训,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熟悉服务流程、掌握服务细节、提高服务水平。三是规范管理。实行“活动前‘家游站’各单位在文明建水云平台进行项目发布——志愿者报名——活动结束后由单位计时”的管理流程,确保志愿服务工作扎实、规范、有序开展。四是打造品牌。志愿者们用优质服务为文明旅游保驾护航,树立了“建水县文明旅游‘家游站’志愿服务”的良好品牌形象,推动了建水县文旅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让更多人爱上建水。

(图为游客在紫陶街“家游站”翻阅建水文化书籍)

(图为志愿者为老人递上热水)

提升服务质量、花式宠客“不打盹”

每逢法定节假日等,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在“家游站”带头宣传政策、改善人居环境、规范旅游行为、提供系列服务,激发了文明实践活力,传播了建水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建水人民热情好客的城市文旅形象。一是“解难”服务舒心。为游客提供失物招领、‌应急救援、秩序维护、垃圾清理等志愿服务,切实为游客的“排忧解难”。二是“助旅”服务省心。提供旅游咨询、购票协助、行李搬运、‌游览讲解、‌质量监督、‌特殊群体游览帮扶等“助旅”服务,介绍建水美食特产、特色民宿等旅游信息,为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出谋划策”。三是便民服务暖心。为游客提供针线包、常用药品、免费饮水、免费充电器等便民服务,耐心倾听每一位过往游客的诉求,让游客收获来自建水的“小确幸”。四是文明倡导用心。通过示范带动,提升了景区的服务意识;通过政策宣传,号召餐饮、酒店、娱乐场所等各类旅游市场主体安全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提供优质舒心旅游服务,切实保护游客合法权益;通过倡导文明游玩,引导游客维护良好的景区环境,提升了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促进了旅游活动的文明化和规范化,构建文明旅游“共同体”。

(图为“家游站”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

(图为志愿者帮助旅客提行李)

(图为志愿者为外国游客介绍旅游线路)

建水县文明旅游“家游站”自2020年启动以来,出动志愿者5000余人次,为40余万人次提供服务。

文旅头条通讯员 王文旭 文图

来源 建水县委文明办

责编 马寅瑞

校对 王楚云

审核 李元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