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旅玉溪 疗愈之地丨细数新平哀牢山的文物保护单位

新平哀牢山不仅自然风光旖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有着许多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顺着国道G323线,从新平戛洒哀牢山脚出发至金山丫口,沿途都有哪些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陇西世族庄园


陇西世族庄园位于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耀南村委会大平掌村(哀牢山主峰地段),距戛洒镇36公里,是前清乾隆御封“岩旺土把总”世袭土司李显智末代传人李润之的宅第。陇西世族庄园坐西朝东,于1938年开始修建,1943年建成。整个庄园由主体建筑、花园、马厩三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97平方米,共69间房。陇西世族庄园采用了欧洲中世纪城堡式和中国庭院式相结合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依山就势,层层深入。主体建筑墙体厚实、高大,结构布局巧妙,雕刻、彩绘精美,在欧式风格大门两侧及后檐墙均留有弹痕。庄园内保存了大量的绘画、书法、楹联,还有百年杉树、柏枝、缅桂、金桂、杏树、铁树等珍稀树种。庄园门前有12颗大理石石柱,石柱上刻有12生肖浮雕,形态逼真。整座庄园具备了住宅、防卫、休闲等诸多功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目前陇西世族庄园内保存展示世袭土司─岩旺土把总李显智的末代传人李润之用过的器物文物300件。2013年3月,国务院将其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耀南中学


耀南中学又称润之中学,位于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耀南村民委员会小河边村民小组,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开工建设,三十七年(1948年)建成,是清乾隆御封“岩旺土把总”世袭土司李显智的末代传人李润之(1886年—1950年)捐资建盖的“私立润之中学”。建筑坐西朝东,分布在两级台地上,占地面积4734平方米,建筑面积1974 平方米。建筑为一进两院布局,明三暗五走马转角楼的四合院建筑,大门为三开间牌楼式石雕建筑,大门明间镶嵌《私立润之中学》石匾,两次间镶嵌《创办润之中学缘起》《私立润之中学纪念》记事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耀南小学教学用房及学生教师住宿,耀南中学保存了民国年间中西融合建筑风格,是云南省少有的、民国时期保存完整的、中西合璧式的学校类教育设施实物遗存,时代特征鲜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2018年11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将其核定公布为玉溪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哀牢山茶马古道

哀牢山茶马古道分布于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耀南村的十里河原始森林中。古道保存较为完整的有8公里,宽1米左右,由砂岩铺砌,路面存留有马蹄窝,沿途分布有明清时期的炼矿炉、千家寨等文化遗存。哀牢山茶马古道始于唐宋终于民国,千余年的沧桑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玉溪市目前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驿道,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2013年5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将其核定公布为玉溪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据有关史料记载,唐宋时期,通海为大理国重要的一个藩郡,通海至大理的“通海城路”就从新平县境内穿过。到元代,随着云南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中心从大理移至昆明,通海至昆明的商旅驿道便改从江川澄江通过,新平县境的驿道渐成为昆明通往普洱版纳方向的交通咽喉。至迟在清雍正年间该驿道便被正式纳入清政府官道系统,为云南清代交通体系中“迤南大道”的重要路段之一。据有关县志记载,明清时期,该驿道主要用于运输普洱版纳产的矿盐和茶叶,道路商旅攘攘,盛极一时。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地豪绅李润之盘踞哀牢山,开始垄断经营这条古驿道。解放初期,这条始于唐、繁于明、盛于清至民国的古驿道,随着镇沅至新平的新公路的开通,渐趋衰败。

除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外,在新平水塘镇方向,还分布着市级革命遗址尉迟毓鸣故居,一般文物点南达河桥(箐桥)、镇安大桥(含建桥功德碑)、小营盘摩崖石刻等。

(南达河桥)

(镇安大桥)

(小营盘摩崖石刻)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王艳华 整理

来源 玉溪市文物管理所

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新平县文物管理所 图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李元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