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沧,乡村仿佛是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等待着每一位旅人去细细品味和体验。这里,山川壮丽,河流蜿蜒,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每一处都散发着迷人的乡村风情。当你踏上这片土地,你会被这里的宁静与和谐深深吸引。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忙,你可以在这里放慢脚步,感受乡村的慢生活。临沧的乡村不仅风景如画,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的村民们保留着淳朴的民风民俗,他们热情好客,善良友善。你可以走进他们的家中,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归属感和亲切感。
碗窑村的陶艺时光
在临沧的碗窑村,有这样一群手艺人,他们世世代代,通过自己的双手,以土为料,以瓷为生!也正是由于碗窑人对传统艺术的执着,才使我们大家有幸能在今天看到二百多年以前的古老艺术。碗窑村陶泥资源得天独厚,手工作坊保存完整,有大小手工制陶作坊108间,碗窑村80%的人从事制陶工艺,整个村就是一个原料、生产、销售的大作坊,形成“全村玩泥巴,男女制陶器”的局面。进入碗窑土陶文化村中,既可看到传统的制陶过程及各种陶器手工艺品,更可看西南最大龙窑,感受百年碗窑土陶文化浓郁氛围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还可领略碗窑土陶文化村风土人情及傣家文化,来一次“人鬼情未了”的亲身制陶体验,也可品尝这里别具一格的特色小吃。
白莺山村的一茶一禅
发源于唐古拉山的澜沧江由西北向东南奔流而来,途经云县后一路南下,最后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出境。云县地处澜沧江中段,而白莺山,就在云县北部的澜沧江畔,是此行必打卡的地方。进入白莺山,就到了一个茶叶的世界。从山脚到半山腰,古茶树分散于村落及田间,形成村中有古茶、村边种古茶、田边地脚皆古茶、漫山遍野是古茶的景象。这些古茶树形态各异,有的巨大,枝叶茂盛;有的矮小,簇拥成团。千百年来,茶树从各个山头蔓延到房前屋后,与人们相生相伴,生生不息。如果你对茶一无所知,那么可以到白莺山来“扫扫盲”;如果你对茶叶有所了解,那更应该来白莺山,细品茶的前世今生……
安石村的茗茶飘香
安石,中国滇红第一村,这是一个茶香浸泡的村庄,很多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敞开胸怀,让茶香把一切烦恼、忧伤抚走。
安石的美,美在茶,美在景,美在人,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安石乡村的美,不止蓝天白云、虫鸣鸟语,还有独特的茶花园,这无疑是对安石村美的最直接表达。
一条条旅游观光步道镶嵌在茶园中,10000多株茶花6000多亩生态茶园,核桃、桃子、山李子等经济林果相互掩映。庭院内花香怡人,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安石是一个被茶香熏陶的村庄,很多人慕名来到这片世外桃源,敞开胸怀,让茶香把一切烦恼、忧伤带走,让双目重新归于清澈。光滑的柏油路、巨石路标、高大牌坊,还未入村,已见其不凡。
景亢村的柔情似水
富饶肥沃的土地,便捷的交通,勤劳善良、待人热情、能歌善舞的傣家儿女,独具匠心的傣族刺绣,风格迥异的傣族美食,不拘一格的绿色围墙,构成了北回归线第一村,景亢村的全景图。
村寨里傣族风情浓郁,古树参天,是一个花园般的村庄。这里,保存了传统的傣家文化、质朴的民风民俗、完整的生态环境。
夜幕,在牛圈改造而成的佬佤咖啡馆里,驻唱歌手弹着吉他唱着歌,去悠闲地喝着咖啡或精酿啤酒,现磨的咖啡粉散逸出浓浓香味……乡土味、时尚味在这里完美融合。
芒见村的田园风光
秋天,这个季节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广的大地上缓缓铺开一幅幅绚烂多彩的画卷。走进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这个季节里,芒见更是被染上了一层独特的韵味,变得格外迷人。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稻田的金黄,秋天的家乡便在一片宁静中苏醒。走进勐撒镇芒见,远处的山峦被薄雾缭绕,宛如仙境,近处的田野则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稻田里,金黄色的稻穗低垂着头,仿佛在向辛勤劳作的农人致谢。偶尔,几声鸡鸣犬吠打破了这份宁静,却更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脚下是落叶铺就的金色地毯,每一步都踏出了沙沙的响声,那是秋天独有的旋律。树叶由绿转黄,再由黄变红,最终缓缓飘落,如同时间的流转,静谧而又深刻。抬头望向树梢,那些还挂在枝头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装饰品。
芒坑村的非遗歌舞
芒坑自然村是傣族、佤族、汉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家园,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由于傣族占村子人口的大多数, 所以村内建有佛塔等富有傣族风格的建筑,同时也是祭祀、节庆时的举办场所。
马鹿舞在2015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云南的民间舞蹈源于傣族佛教里的一种神兽,傣语里称这种舞蹈为“嘎朵”,“嘎”意为舞蹈,“朵”相传是释伽牟尼身旁的神兽,地位最高,身形似马鹿,所到之处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人们便模仿这种神兽的身型和步伐起舞。所以在喜庆或者祈福的场合,跳马鹿舞便成了傣族人民进行美好祈愿的方式。
历经岁月的打磨,马鹿舞在民间手艺人的手中重新散发着光彩,感受文化力量的同时,还能体验到美食的魅力。
蕨坝村的十里桃花
大山深处不只有粗犷和豪迈,在蕨坝自然村, 这里悄然孕育了一场关于春天的浪漫,说起“桃花岛”,可能想到金庸的武侠小说,黄药师就住在这么一个世外桃源里,也可能想起大热的电视剧、电影桥段。但是蕨坝村的桃花岛,除了拥有“仙”的气质,还有“流水”和“人家”,多了一些生动的烟火气。每年冬天,结冬桃的时节,树林马上从“娇柔”变为“丰实”,这些累累的果子散发出的香甜让人无法抗拒,除了好看,还有“好吃”。水库的水清可见底,夜晚泛舟便能载满一船星辉。
翁丁村的佤族风情
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民族乡,毗邻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翁丁”佤语意为“云雾缠绕的地方”,翁丁建寨有400多年历史,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村落,村寨内保留着最为完整的佤族传统杆栏式茅草房,是佤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见证。
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有:迎宾仪式、拉木鼓、打歌、佤族民居、民族生产生活场景、传统美食等旅游观光和民族文化体验游,是将村寨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
班鸽村的泼墨山水
山脚的村落,与群山和悬崖为伴,抬头是碧空万里的苍穹被勐来大峡谷割开,稻田的庄稼正随风摆动,甘蔗林、芦苇一片一片高低起伏,五彩的颜色像是给山谷披上盛装,峡谷两侧,山体浑厚峻拔。
不远处的村寨在这绝妙的高山峡谷间,显得有些渺小,却也是这山水中恰到好处的人间烟火,忙于农活的人们成为画卷中为数不多的动景,炊烟四起的农户, 已在炉边备好当地的美味,等待人们去探寻。
忙蚌村的激情漂流
忙蚌自然村坐落在永德大雪山脚下,毗邻大雪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在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异彩纷呈的人文风景相遇,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忙蚌因为被大雪山及周围山群包围,拥有极高的森林覆盖率,使得高负氧离子状态下的空气格外清新,此外还造就了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在这里,人类和动物得以和谐共生,名木古树得到人们很好的保护。忙蚌村为傣族聚居的村寨,从寨门到村寨内的民居, 也都是傣族风格的建筑,门前的泼水广场宽阔华丽,以漆金的塔尖为中心,外围用石子铺成一圈,涂成孔雀羽毛的颜色。傣族村寨里体验泼水节是必不可少的,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都有浓郁的傣族风情。在忙蚌村,有壮观的万丈岩瀑布,水流从山上跌落, 一头撞在岩石上溅起层层水花,冬季,瀑布结冰,远远看去像缠在山间的白练。除了壮观的自然景观,还有各种种植园供游人观赏,在对曼来古茶园、曼来白芨园区、(南景河中华鲟)水产品文化园进行培育的同时,也打造出漂亮的自然景观。只是看看风景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好玩刺激的漂流项目也能满足游客的玩心, 全程 5.2 公里,沿岸风景优美,在起伏的山峦中窥见美景。
来源 恒春临沧
责编 张永强
校对 汤雁玲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