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冬游云南 旅居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昭通市巧家县金沙江七里漂浮码头举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相关州(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介绍相关情况。
(赵嘉 图)
会上,昭通市对当地冬季旅居特色进行了详细推介。据介绍,昭通,一个名字里就蕴含着光明和通达之意的城市。近年来,昭通立足“一山、一城、一址、一江”的资源禀赋,努力把大山包打造为5A级景区,更好展示乌蒙磅礴的“大昭通”;努力把昭通古城创建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更好展示文化厚重的“老昭通”;努力把扎西会议旧址申报为国家文保单位,更好展示革命圣地的“红昭通”;努力把金沙江高峡平湖打造为精品旅游线路,更好展示水韵秀丽的“美昭通”,持续叫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大关县黄连河景区)
(彝良县小草坝)
冬游云南到昭通,来一场寄情山水的视觉之旅。昭通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最低海拔267米、最高海拔4041米,特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大山、大水、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一幅幅雄、险、奇、秀的美丽画卷。黑颈鹤之乡大山包的壮阔与奇秀,“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江的蜿蜒与流长,国家级森林公园铜锣坝的静谧与舒适,世界天麻原产地“小草坝”的康养与多彩,“交通博物馆”豆沙关的奇妙与厚重,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3座世界级水电托举的500公里高峡平湖景观,都是大美昭通的靓丽剪影。
(巧家县“高峡平湖”景观)
冬游云南到昭通,来一场气候宜人的安逸之旅。昭通平均海拔1950米,年均气温11.6℃,境内昭阳、巧家、镇雄、大关、水富等地均有温泉出露,是康养旅居的重要目的地。冬季旅居又以昭阳区和巧家县最具代表性。昭阳区地处暖带,年日照1700多个小时,夏无酷暑,冬季同样阳光普照。“高原精灵”黑颈鹤,作为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上的鹤类,对昭阳区大山包情有独钟,把这里视作冬日最佳的栖息地。巧家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平均气温21℃,冬无严寒,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后蓄水形成的高峡平湖,形成了“一面山、一江水、一座城”奇妙景观,赢得了“水上天堂、避寒胜地、西部三亚”的美誉。
(扎西会议纪念馆)
冬游云南到昭通,来一场滋养心灵的文化之旅。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设立朱提县至今,昭通已有2150多年历史。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以来,昭通便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早期云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寰宇稀世之奇珍”的汉孟孝琚碑,“上古遗存,天下奇迹”的僰人悬棺,“五尺道”上的马蹄印、闻名千年的朱提银,无一不在昭示着昭通历史文化的辉煌厚重。近代以来,1935年2月在昭通威信县召开的“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昭通大地还哺育了抗日名将罗炳辉和爱国将领龙云、卢汉、曾泽生等杰出人物,形成了备受关注的“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并被授予“文学之乡”称号。“乌蒙儿女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文化是昭通人民的重要精神源头。
(昭通小肉串)
冬游云南到昭通,来一场唇齿留香的美味之旅。昭通自古就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是内地通往南亚、东南亚和云南通往内地的双向大走廊。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昭通商贾云集、马帮四至,天南海北的美食在这里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昭通美食。昭通美食,既有川菜、黔菜、滇菜的精髓,又有独特、包容、从容的自我主张。最具代表的当属昭通小肉串,以其独特的鲜、香、嫩和烟火气抚慰了广大食客的口与心。每天从油糕饵块稀豆粉的叫卖声中醒来,中午流连于高原生态烤全羊、八大碗等昭通招牌菜,晚上又在威信烙锅、昭通烧烤的烟火气中沉醉,这多是一件美事。更不用说,豌豆凉粉、牛肉干巴等众多美食珍馐,让老饕们一尝难忘。
(昭通天麻宴)
会上,昭通也对海内外游客发出诚挚邀请:昭通的冬天,有秀山丽水,有历史文化,有温情美食,欢迎走进昭通、品味昭通、旅居昭通,享受安逸昭通。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奥 文
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大关县文化和旅游局、小草坝生态旅游区、刘珈彤、昭通广播电视台、杨奥、刘珈彤 图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