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总工会“职工夜校”点亮职工成长之光,打造“工”字文化新地标

开远市总工会重点打造“职工夜校”普惠服务项目,坚持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产业工人、企事业单位职工为中心,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创新普惠服务方式,将“职工夜校”与职工成长需求相链接,为职工提升全方位素质和生活品质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具有开远“工”字特色的职工文化活动品牌。

打造“工”字地标,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开远市总工会依托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阵地,充分利用职工书屋、多功能厅、舞蹈室、健身中心等各类活动场馆,广泛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特别是“职工夜校”的开设,采取普惠、公益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全市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工人文化宫已成为职工们的学习乐园,进一步提升了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组建优质师资队伍,保障教学质量。为确保“职工夜校”的教学质量,开远市总工会向全市各领域专业人才发出招募通知,共招募到57名优秀教师。经过严格选拔,挑选出7名能力突出、专业性强的教师进行授课。同时,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根据职工反馈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授课形式,实现了职工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为找准职工群众的需求点和共振点,“职工夜校”在时间安排、课程设计等方面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共收集到2093份职工意见建议,并精选出备受职工热捧的课程进行开课。目前,“职工夜校”已开展语言艺术、瑜伽、舞蹈、书法、二胡等7门课程,吸引了大量职工参与。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产业工人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分别占比14%、40%和46%,共覆盖全市职工2316人次。

搭建平台展示成果,增强职工自信心。“职工夜校”不仅为职工提供了免费培训,还搭建了职工交流展示平台。通过汇报演出、成果展示、互相点评等形式,展示职工的学习成果。同时,将优秀职工吸纳到开远“工惠”志愿服务队,参与市总工会举办的“送文化进基层”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广泛宣传打造亮点,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开远市总工会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与市融媒体中心合作,广泛宣传“职工夜校”项目。通过媒体报道、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展示职工培训日常,吸引更多职工参与。同时,不断强化“职工夜校”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让“职工夜校”成为连接、服务职工的可靠阵地。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还提高了职工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未来,开远市总工会将持续开展“职工夜校”项目,不断探索服务方式,提高职工生活品质。让“职工夜校”成为连接、服务职工的可靠阵地,持续擦亮开远“工”字品牌,提高职工生活品质,增强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

文旅头条通讯员 王航 李林霞 文

责编 马寅瑞

校对 王楚云

审核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