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隐——庄孔韶人类学画展”正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展出

11月30日,“玄隐——庄孔韶人类学画展”在云南民族博物馆西侧馆隐秀厅开展,本次展览由云南民族博物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提供学术支持。

庄孔韶是重建中国人类学的一代旗手,现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魁阁”学者、文化人类学首席专家,曾创建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复建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并受聘浙江大学恒逸讲座教授,现任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庄孔韶师从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是新中国首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1988),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后(1990—1992)。其人类学代表作为林耀华《金翼》的学术性续本《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中文版1996,英文版2018),多部人类学纪录片曾荣获、入围各大国际电影节奖项。2023年庄孔韶教授获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本次画展主题取意“玄隐”,“玄”指代文化的神秘性和深奥性,暗示了文化现象中无法直接被观察到的部分;“隐”强调了田野调查中未被显露但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信息。“玄隐”把人类学田野观察中所捕捉到的瞬间细节与情感,通过绘画艺术的视觉感官进行了整体性表达,引导观众去探寻隐藏在日常场景背后的文化密码,体现了人类学研究和绘画艺术结合的力量,使人类学研究突破了印刷文字的束缚,走向广阔的艺术空间和公众视野。画展精选庄孔韶教授的代表画作,展示其40余年绘画人类学理论探索、人类学绘画实验创作以及跨学科学术实践的成果。展出的每一幅作品既是对人类学研究的一次深刻诠释,也是对艺术创作精神的一次致敬,为绘画艺术提供了新的文化和社会维度,也为公众提供了理解和欣赏人类学研究的新视角。

此外,展览期间还同步举办了“绘画人类学与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各大高校研究所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围绕“不浪费的人类学”,理性的自然科学到非理性的人文科学探索,AI绘画和人类学绘画知识生成层面的差异性,以及文化与画文化、明述知识与意会知识、跨学科研究等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凸显了人类学和艺术等多学科对话的重要认知意义,为未来跨学科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云南民族博物馆策展团队精心策划了本次画展,阐述了庄孔韶对人类学与艺术进行探索创作的独特历程,将其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视觉空间展示,追寻流淌于文字之外的研究思考与感悟。画展让观众不仅徜徉于视觉享受,也沉浸于人类学文化的熏陶,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人类文化脉动的启迪,经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2月28日,欢迎感兴趣的市民游客前往云南民族博物馆观展。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奥  通讯员 张静红 文

高翔 龚诗尧 图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