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坪山大地湖风景)
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的城市很多,被称作“绿宝石”的地方却只有西畴,“绿”是西畴的底色,“绿”是西畴的将来。青山绿水包裹中的西畴,四时皆景,四季皆美;汤谷深处幽静的小山村,大地湖里悠闲的观光船,石漠化公园里瓜果飘香,原始森林中的华盖木参天挺拔……西畴的大自然讲述着同样的故事: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自然也是“宜居之地”。
(汤谷村的民宿)
“我每年到西畴住下来,一住就是大半年。”画家李彬是北方人,住在汤谷村的民俗里搞创作,画画、写字、逛村庄,他每天在这里规律的生活,没有闹市的喧嚣,没有俗世的嘈杂,李彬感叹,这里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带给他无限的灵感,村庄里每个人的笑容,都能如画、入诗。
(书画家李彬)
“更何况这里久远的传说,浓郁的民宿风情,这些都是我创作的题材。”李彬说,“另一个画家今儿一大早就钻山坡坡头去了,他要画晨光里的山村,日出前后是真的美。”
(汤谷村风光)
(汤谷村民房外的文化墙)
据村里第一批开发民宿的李永富介绍,这一批在汤谷村里悠哉游哉,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的艺术家们,是第一批到此“旅居”的客人。“现在交通畅达,高速方便,从全国任何地方来到西畴,最多也就一天。”李永富说,“可不像我们从前出去打工,单去到昆明都要花2天的时间。”李永富站在村头一颗千年“龙树”下,畅想着汤谷村的未来,随着汤谷村知名度的提高,这里还将继续开发高品质的民宿产品,建设书画陈列馆,同时依托“女子太阳节”在汤谷的举办,开展研学、探秘等丰富多彩的旅游、康养活动。
这个西洒镇的壮族村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的“女子太阳节”,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祭祀太阳的活动是壮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汤谷村 “山、水、田、园、俗”融为一体的度假、康养品牌,将成为西畴“旅居”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大地湖上的彩虹步道)
西畴香坪山是文山的“后花园”,这里淡然宁静的美、温柔缱绻的诗情画意则藏在大地湖之中,秋日里层林浸染的茂密深林、潺潺流动的湖水、时不时传来的鸟鸣声,这些润物细无声的自然变化,在大地湖的四周,有着自己的山长水阔。
大地湖边新的民宿将要修建起来,“37间,3层楼。”香坪山村监督委员会的周国先告诉记者,这里之前是一个学校的旧址,学校搬迁后,通过招商引资,未来将盖起一间大的客栈。他说,“因为垂钓、烧烤、划船已经不能满足大家来香坪山以后的游玩体验,人们住下来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云冠·八角墅森林酒店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落地的一家高端半山酒店,上面提及的民宿,未来也将由“云冠”来运营管理。
(酒店客房)
(酒店餐厅包间)
(酒店外的小路可通往大地湖)
森林酒店近期开业以来,备受青睐,沿着酒店山间的小路,能一直走到大地湖边,会议室、健身房、养生会馆,应有尽有。“文山的民族中医药是文山康养旅游的一张名片。”酒店负责人介绍,“酒店未来将打造中医药泡池、浴场,还要邀请文山的名医驻地坐诊。”这一列的举措,必将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西畴,特别是“银发”群体,人们在感受自然山水的同时,还能体验民族医药的独特魅力。
(香坪山还拥有“云崖里露营地”这样的网红打卡点)
八角树载满山村的房前屋后,走进这些村村寨寨,总有一股清香长久陪伴,即便匆匆行走的我们,也总有“住下来”的冲动,因此,我们愈发赞叹这些艺术家们的眼光,于是,我们感慨,在西畴旅居,其实就是住进了花园里!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振 文
江蕊先 图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李元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