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朋友 云新闻“山花烂漫师生情”校园作品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快来参加!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愉快的春节假期已结束,寒假假期也已过半,还没有找到让假期变得更有意义的活动吗?快来看看“山花烂漫师生情”校园作品征集活动吧!

在这里,你可以用画笔描绘老师的辛勤耕耘,也可以用书法记录老师的谆谆教诲,还可以用诗歌礼赞老师的无私奉献,更可以用文章书写师生间的真挚情谊。

本次活动旨在弘扬教育家精神,倡导鼓励各位大小朋友在寒假自愿收看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并以手中之笔致敬张桂梅老师“燃灯精神”,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寒假。

活动分学生组和教师组两个组别,其中学生组征集书法、诗歌、绘画和文章,教师组征集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观后感,目前已收到投稿百余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部分投稿吧!

学生组(书法作品)

桂兮梅兮,国之芬芳


作品介绍:作者以梅花比喻张桂梅,书写出了对张老师在困境中绽放芬芳,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了万千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敬意。


穷尽世间理,殷殷师恩情


作品介绍:世间情谊千万,唯有师恩情不可磨灭。作者一笔一划,认真书写,传递了对师生情谊的珍视与敬仰。

学生组(诗歌作品)

师韵·山花

在滇云之南,山花烂漫处。

师者如梅,傲霜斗雪,香自苦寒来。

她以粉笔为锄,耕耘于三尺讲台,播撒知识的种子,孕育希望的幼苗。

她用温柔的目光,穿透孩童的懵懂,用坚定的信念,铸就学子的脊梁。

在知识的海洋,她是那引航的灯塔,在成长的道路上,她是那守护的天使。

她的教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的关爱,似暖阳融雪,温暖心扉。

她用青春的汗水,浇灌智慧的花朵,用生命的华章,谱写教育的赞歌。

山花烂漫时,师恩如诗,在岁月的篇章中,轻轻吟唱。

她的故事,如同那山间的清泉,潺潺流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心灵。

让我们以笔为舟,以墨为楫,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让我们以感恩为笔,以敬爱为墨,在生命的画卷上,描绘师恩的壮丽。

山花烂漫处,师韵悠长,在时光的轮回中,永不褪色。

师恩如山,巍峨耸立,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铭记。

作品介绍:作者用傲霜斗雪的梅花比喻张桂梅,“香自苦寒来”“春风化雨”“暖阳融雪”等词语,将张桂梅殷殷教导的身影跃然纸上。


山花烂漫,梅香永续

(诗组节选)


萌芽·希望燃灯

九月,大山深处,

蝉声喧嚣。

老旧的桌椅,

破损的教室, 恰似——

残败的兵。

她,衣着朴素,

脚步,匆匆忙忙。

眼神似火,

穿透山间迷雾。

用无私大爱,

告诉孩子们,“学知识,走出大山”。

此刻,希望的种子破土。

她,弯弯腰,整理孩子们的衣衫,

粗糙皲裂的手,

传递滚烫的爱。


传承·梅香永续

多年后,

我们踏足一方讲台。

接过她肩上的担子,

将爱稳稳传递。

三尺讲台上,

学着她,

用耐心唤醒孩子的迷茫,

用鼓励点燃梦想的巨轮。

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目光,

我们看到了懵懂的自己。

张奶奶——

我们不灭的信仰。

大山深处,

祖国的花朵,

无声地绽放。

希望在这片土地,

岁岁繁华,

让梅香永续!

作品介绍:组诗以萌芽—成长—传承为时间线,描述了张桂梅“燃灯精神”的传承,从老师到学生,又从学生变为老师,一代代教育者于大山深处为学生们点亮不灭的烛光。

学生组(绘画作品)

点亮每一颗星


作品介绍:画作以张桂梅老师和学生为创作元素,在画面中心突出了学校与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寓意着张桂梅在五星红旗之下,以无私奉献为祖国点亮一颗颗未来的“星”。


甘霖润苗山花笑


作品介绍:画作体现了张桂梅以园丁的责任浇灌幼苗,微笑的老师、如树苗般茁壮成长的学生,展现了教师用太阳一样的光辉照亮大山里孩子前行的道路。

学生组(文章作品)

冬日暖阳

在一个叫云南省曲靖市的地方,有一所温馨的小学——曲靖市第二小学。里面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和亲爱的老师们,而我有幸成为这一群小朋友中的一员。我的班主任就是我们班语文老师——黎老师。她总是笑眯眯的,眼睛里仿佛藏着星星,她牙齿洁白,声音很温柔,能让我们都感到温暖和安全,她就像是冬日里最温暖的阳光!

有一天,学校通知要举行冬运会,比赛项目有跳绳、拍篮球、跳远等项目,每个班级名额有限。我赶紧让妈妈给我报名跳绳,报完名以后,妈妈跟我说:“得亏咱们速度快,现在还有很多同学在报名,但是没有名额了。”我听完以后内心纠结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让妈妈给黎老师发信息,告诉黎老师把我的跳绳比赛名额给其他同学,因为我属于“肉肉型”小朋友,而且平时不爱锻炼,所以我深知自己并不能拿奖给班级争光。但是黎老师给妈妈回信息却说:“拿不拿奖没关系,只要勇于报名参加比赛就很优秀了,报名了就不允许退赛,加油!老师没有给我退缩的机会。” 她的那句:“勇于报名参加比赛就很优秀了”,像是给我吃了定心丸一样,我不再胆怯,告诉自己输了不害怕,认真努力去完成比赛就好了。

冬运会那天,校园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轮到我比赛的时候,我一点儿也不紧张,顺利地完成了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并没有拿奖!但黎老师还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周昀,你真棒!”黎老师的声音清脆悦耳,像山间的小溪一样流淌在我的心间,瞬间让我沮丧的小情绪一扫全无。

这场冬运会,我们班有的同学拿跳绳一年级组第一名,有的同学拿了拍篮球组第三名……我虽然没有拿奖,但我真心为拿奖的同学鼓掌喝彩,为我有这样一位班主任而骄傲!冬运会让我学会了拼搏、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分享、学会了爱与被爱,同时也学会了不断努力、不断总结、不断进步,做那个最好的自己!

作品介绍:作者以饱含童心的笔触,描写了参加校园运动会时发生的温暖故事。鼓起勇气参赛的学生和给予学生勇气的老师,师生间浓厚的情谊流淌而出。


山花笺

(精彩节选)

在丽江,有一座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小镇。镇里的学校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四周山花依着时令,一茬茬地开。悠悠的时光里,纳西古调在街巷飘荡,东巴文化的神秘韵味弥漫在空气中,为这方土地增添了独特魅力。

苏然是个从城里来支教的年轻老师,她白皙的皮肤、利落的短发,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像朵初绽的山茶花。当她第一次踏入这所学校,就被漫山遍野不知名的山花所吸引,更被这里浓郁的丽江风情所触动。班里有个叫阿木的纳西族男孩,性格内向得像被锁进了壳里。课堂上,他总是缩在角落,眼神闪躲,从不主动发言。阿木的家庭深受纳西族传统文化熏陶,父母忙于传承传统手工艺,虽对他关爱有加,却因忙碌疏忽了他内心的需求。苏然注意到了他,决心打开他的心门。

春日,丽江的天空蓝得醉人,漫山的杜鹃如火苗般热烈。苏然带着学生们去山间写生,希望借自然之力激发大家的灵感。这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纳西族的孩子们身着传统服饰,色彩斑斓,与漫山的杜鹃相映成趣。阿木一个人远远地待着,眼神游离。苏然轻轻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轻声说:“阿木,你看这些杜鹃花,它们一朵挨着一朵,把整座山都点亮了。你愿意和老师一起,把这份美好画下来吗?”阿木低垂着眼帘,犹豫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苏然发现,阿木虽不言语,但手中画笔灵动,对色彩的感知极为敏锐,笔下的杜鹃花栩栩如生。

……

可命运总爱捉弄人。学期末,苏然接到家里的消息,母亲病重,她必须回城。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班里掀起波澜。阿木得知后,整个人呆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刚刚建立起深厚感情的老师,这么快就要离开。离别那天,阿木早早来到学校,手里紧紧握着一本自己亲手制作的山花笺。那是他用课余时间,采集山间的花瓣,精心粘贴而成,每一页都写满了他对苏然的感激与不舍。阿木还在笺中用东巴文字写下对老师的祝福,那是他悄悄跟爷爷学的,希望能借此传递自己最深的情感。

……

多年后,阿木走出了大山,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选择了与文化传承相关的专业,立志将丽江的传统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每当他看到漫山遍野的山花,就会想起苏然老师,想起那段被爱与希望包围的时光。那本山花笺,承载着他们的师生情谊,成为阿木心中最珍贵的回忆,也激励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阿木知道,无论未来走向何方,丽江的山水、古老的文化以及苏然老师的教诲,都将是他永远的精神支柱。

作品介绍:作者虚构了两个师生,却讲述了一个真挚的故事。《山花笺》记录的是苏然与阿木的故事,也记录的是万千支教老师与乡村学生的故事。

教师组

以爱为光,照亮乡村英语从教之路——观《山花烂漫时》有感

(精彩节选)

看完《山花烂漫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如同一束强光,穿透了我对教育认知的层层迷雾,让我对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张桂梅老师扎根贫困地区四十余载,倾尽全力、奉献所有,创建免费女子高中,让那些几近被命运遗忘的山区女孩,有了改变人生的机会。她身患多种疾病,双手贴满止痛膏,走路蹒跚,却依然坚守岗位,每天早早站在教学楼前等待学生,陪伴他们早读、上课、自习,用自己的坚持与付出,为学生们撑起一片知识的天空。她的故事,是对教育初心的忠诚践行,是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奉献,是教育者责任担当的生动诠释。

回首我自己的教育之路,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虽没有张桂梅老师那般波澜壮阔的经历,却也在平凡的日常中,收获了许多温暖与感动,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的责任与意义。

……

英语教学寻光,让兴趣成为最好的导师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意识到,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我就想办法自制教具。用彩色卡纸剪出各种动物、水果的形状,在上面写上对应的英文单词,通过生动有趣的单词卡片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记住单词。或者是在课堂上用彩色粉笔画出交通信号灯、画公园、画服装……布置作业时也会让孩子们自己设计,画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在教数字的时候,我会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跳绳数数的游戏,每跳一下就大声说出一个英文数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勇于尝试,首次赛场拼搏获佳绩

还记得有一次,县上通知我们乡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口语比赛。为了让孩子们有机会登上舞台展示自己,我们英语组的老师们决定不管结果如何,全力以赴。可是,对于这群基础薄弱的农村孩子来说,要记住一大段英文演讲稿谈何容易。而且还要有才艺表演,这就更难了。被精心挑选出来的孩子们一开始都有些打退堂鼓,我鼓励他们说:“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每一次练习都是一次进步的机会。”于是,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留在教室里进行排练。我一句一句地教他们发音、语调,耐心地纠正每一个错误。孩子们也都非常努力,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背诵稿子。为了训练他们参赛选手的胆量,我们带着他们走进不同的班级进行演讲,一来锻炼他们的胆量,二来是让更多的孩子感受英语口语的魅力。怕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会害羞,我们还带着他们到县城的广场上进行演练,一次次的练习,孩子们也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自信了。比赛那天,当看到孩子们在舞台上自信满满地用英语表演,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最后我们取得了高年级组第一名,低年级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并作为唯一一所乡镇学校代表县上参加了州级比赛。经过此事,我看到了我们农村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农村英语教育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于是,也从那年开始,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们参与英语演讲的活动,感受英语的魅力,增加孩子们的兴趣,我与我们教研组长商量并向学校领导申请了首届英语口语比赛,学校很重视,批准了我们的申请,并支持我们办好每年一届的英语口语比赛。

……

在乡村英语教育的道路上,我或许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将一直激励着我。我会像她一样,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农村的孩子们点亮英语学习的灯塔,帮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勇敢前行。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那漫山遍野的“山花”也必将开得更加绚烂夺目。

作品介绍:本文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乡村教学的经历,字里行间体现出了对教师这份工作的热爱。文章展现了一位乡村英语教师用点滴付出,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活力的生动形象。

看了以上作品

各位大小朋友是不是跃跃欲试了

别急

具体投稿要求和流程

请看这里——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奥 文

设计 张楠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