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河州这片热土上,有这么一群女职工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积极投身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在各行各业创造了不凡业绩。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们的精彩事迹,用榜样力量感召我们继续前行。
云南流传着一句话,“彝族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在能歌善舞的彝族儿女中,有这么一位天籁歌者,坚持深耕非遗沃土、传承民族瑰宝、赓续文化薪火,让原不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响彻世界舞台。她就是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金奖获得者——李怀秀。
李怀秀,女,彝族,现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演员、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石屏县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负责人,国家一级演员。先后获“云南省先进工作者”“省级非遗民族文化传承人”等荣誉。
她自筹资金创办3所非遗传习所,为2万余名学子免费教学传承技艺,一批批由各族儿女组成的非遗歌舞新生代茁壮成长,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非遗传承中绚丽盛放。
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先后推出了《俏花腰》《今天日子好》《咋个还不来》等一批文艺精品,同时汲取哈尼族、傣族等民族歌舞精华,把《哈尼古歌》等原生态节目搬进“石屏古城庭院剧场”,受到各地游客的欢迎和好评。
她用云南音乐搭起连通世界的桥梁,多次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交流演出,用古老唱腔向世界传递着生态人文互融互通的美好理念。
她让海菜腔绽放耀眼光芒,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开幕式、COP15会议文艺演出、央视春晚等活动,在国内赛事中获多项金奖及歌王称号,推动海菜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华文化自信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文旅头条通讯员 康斌 文
石屏县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