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综艺《三餐四季》红河站开拍!

3月13日

《三餐四季》节目组走进云南红河

将镜头对准红河美食

撒贝宁、周笔畅、陈立

三位嘉宾联袂上阵

亲身体验蒙自的“米线江湖”

石屏的“豆腐传奇”

建水的“千年古韵”


山河远阔,三餐可期

商务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打造的

大型美食文化节目《三餐四季》

自播出以来

便以“美食+文化+旅行”的复合视角

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如潮好评

成为当之无愧的出圈顶流综艺

节目录制现场

蒙自:过桥米线的原乡,滇越铁路的时光胶囊

蒙自的清晨从一碗精心熬制的汤底开始。滚烫的鸡汤、薄如蝉翼的肉片、十余种配料依次入碗,吃的不仅是“舌尖上的行为艺术”,更是百年前那位秀才娘子“沉汤送暖”的爱情故事。

蒙自的厚重远不止于此。碧色寨车站的法式黄墙,凝固着百年前“东方小巴黎”的繁华;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的书香余韵,仍在南湖畔的清风里流转。节目组的镜头,或将捕捉米线摊主熬汤的专注,抑或是穿梭于滇越铁路的旧轨上,让观众充分体会“一根米线,如何串起云南半部近代史”。

节目录制现场

石屏:豆腐的奇幻漂流,状元故里的文脉密码

“水点琼浆天下奇,火烧豆腐云外香。”石屏豆腐的秘密,藏在古城地下的天然酸井水中。无需石膏点制,仅凭一瓢井水,豆花便如凝脂般成形,成就了“云南豆腐甲天下,石屏豆腐甲云南”的美誉。这里的烧豆腐摊还是“社交圣地”,食客围坐火炉,用玉米粒计数,蘸着小米辣蘸水,“吃的是豆腐,唠的是人情”。

这里更是“文献名邦”——明清两代涌现638个举人、77个进士、15个翰林,还有云南唯一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素有“山川东迤无双境、文学南滇第一州”等盛誉,成为云南唯一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

节目录制现场

建水:古井滋养的慢生活,紫陶淬炼的千年匠心

建水人用一把陶土,将风雅刻进日常。汽锅鸡的蒸汽在紫陶孔隙间流转,牢牢锁住鸡肉的鲜嫩;西门豆腐的炭火香,在百年板井水的浸润下愈发醇厚。

建水“滇南邹鲁”的骄傲,藏在朝阳楼的晨钟暮鼓里,镶在朱家花园的雕梁画栋间,更流转于市井巷陌的烟火中。双龙桥的十七孔倒影、米轨小火车穿行的田园诗画,让建水成为“滇南最后的文化琥珀”。走进紫陶街,看匠人以刀为笔,在陶坯上勾勒梅兰竹菊;或循着家常小炒的浓香,融入古城夜市的人声鼎沸……建水的魅力,恰是“装得下四季风物,盛得住千年乡愁”的生动注脚。

节目录制现场

“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在美食与文化、人与自然、现代与传统

的深度融合中

越来越多的观众跟随

《三餐四季》的脚步

通过美食这一共同的语言

探寻各地的独特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

用实际行动证明

“一碗汤一碟菜”背后藏着多少

“说走就走”的冲动

节目录制现场

节目录制进行中

红河州的众多网友

忍不住纷纷喊话

“求主持人挑战石屏豆腐蘸那刀辣!”

“坐等建水汽锅鸡馋哭全国!”

……

红河这座滇南宝藏城市

正酝酿一场由

《三餐四季》点燃的“美食狂欢”

你准备好跟着央视镜头

解锁红河的烟火风味了吗?



来源 云南红河发布

责编 张楠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