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玉溪:做山水盛宴间的鲜味美食家

玉溪,是一座被山水浸润的温润小城。是被时光与自然共同雕琢的烟火之城。当抚仙湖的晨雾漫过山野,当哀牢山的溪流浸润稻田,玉溪人早已将山水灵气化作餐桌上的诗篇。旅居玉溪,不是匆匆路过,而是以舌尖为笔,在四季风物与人间至味中,书写一场关于美食的栖居哲学。

山水为灶:自然馈赠的舌尖密码

玉溪的餐桌,藏着云南最鲜活的自然密码。

抚仙湖的铜锅鱼,以清冽湖水煮活鱼,鱼汤如月光凝脂,鲜得让人想起渔舟唱晚时跃出水面的银鳞;

鲜香细滑的鳝鱼米线,用田间鳝鱼与火腿共舞,浇一勺滚烫高汤,米线吸饱了山涧的野性与火腿的醇厚;

而盛夏的野生菌,则是松林与季风联袂的杰作,菌香裹挟着山林的气息,成为玉溪人味觉记忆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巷弄烟火:市井长巷的味觉狂欢

玉溪人的早晨,是从一碗小锅米线的沸腾声中醒来的。手工制作的小铜锅里,米线与鲜肉、韭菜在骨汤里翻滚,酸辣鲜香唤醒沉睡的味蕾;

午后的凉米线铺前,豌豆粉与米线在甜酱油、油辣椒中交织,撒一把现舂花生碎,是夏日最清爽的协奏曲;

待到夜幕低垂,青松毛烤鸭的香气弥漫街头,松针熏烤的鸭皮泛着琥珀光泽,一口咬下,酥脆与脂香在唇齿间炸裂,恍若尝到了山林间松涛的韵律。

岁时滋味:节气流转的餐桌美学

在玉溪,食物是丈量时间的标尺。

清明时节的青豆粑粑,用糯米与青豆米揉成绿白相间的圆饼,咬上一口是糯米的香软与青豆的清甜;

立夏的冰稀饭,糯米与玫瑰糖在碎冰中交融,是抵抗酷暑的温柔武器;

冬至的炊锅宴,铜锅里层层叠叠码着排骨、酥肉、山药,炭火慢煨间,蒸汽氤氲出团圆的图腾。

美食家说:在玉溪,吃饭是场风雅事

真正的美食家都懂得,玉溪的饕餮之旅不在星级餐厅,而在街角老妪的豆末汤圆摊前,在乡野集市现舂的糊辣子蘸水里,在哈尼族长街宴的歌声与酒碗碰撞声中。这里的美食家精神,是清晨一碗米线的执着,是钻进菜市场挑选带着露珠的果蔬的学问,是就着一碗甜白酒与摊主聊半日人生的闲情。


旅居玉溪贴士:

寻味地图:红塔区新兴饭店的鳝鱼米线,江川大头鱼酒店的盐水鱼,澄江抚仙湖沿岸的铜锅鱼、铜锅饭,通海司马第食府的铜炊锅,华宁高石槛的豆汤米线,易门一锅菌的野生菌火锅,峨山李记的舂鸡,新平汤锅大王的牛汤锅,元江晓雯人家的水果宴。

时令之约:1-3月的米线节、3-4月的鲜花宴、7-8月野生菌盛宴、10月新平腌菜节、腊月杀猪饭


旅居玉溪,当你挑起一箸豆花米线的嫩滑,咬开破酥包的千层油香,或是用米汤泡饭送下一口油腐乳时,您已悄然触摸到这座小城的灵魂——那是山水与烟火共谋的温柔陷阱,是快时代里慢生活的美学宣言。旅居玉溪,让味蕾成为向导,赴一场无需攻略的山水之宴,在偶然撞见的巷口灯火中,在一座愿意为吃停留的小城里。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王艳华 文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汤雁玲

校对 张楠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