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风吹拂大地
云龙万亩梨花似雪纷纷
太极油菜花海一片金黄
盐马古道上,春意盎然
踏上云龙马拉松线路
每一步都是与自然的拥抱
与历史的对话
3月22日,云龙马拉松
邀您在山水画卷中奔跑
穿越千年时光
沉浸式体验盐马古道的古韵今风
PART.01
山水云龙 袖珍小城的人间烟火
起点—6km(太极健身文化中心→沿江路→G215→人民路→交林路→黄金线→马宁线→气象新村)
赛道始于太极健身文化中心,穿越云龙县城。云龙县城精巧、秀美、典雅。
县城显小,然则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109年建县,史称“比苏县”,一个盛产盐巴的地方。由于盐业的兴起,小城曾经繁华,一度辉煌。沧海桑田,积厚流光,盐中兴衰多少事。
小城之中,最为盛名的是贯穿县城的长廊,三角梅爬满长廊,枝繁叶茂,常开不谢。
举目远眺,文笔塔清风毓秀,虎头山巍峨高耸。
县城标志,腾龙欲驾云而去,龙翔盛世。
长廊边、大青树下、石桌石凳旁,商贩齐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PART.02
寻味历史 盐马古道的蹄铃漫漫
6km—10km(盐马古道三台坡→火夹箐→头牌坊→二牌坊→三牌坊→财神殿)
从县城石门到诺邓古路,是盐马驼往南至保山、腾冲的必经之路,旧时行人马帮来往不绝。
三台坡
三台坡,是石门到诺邓盐马古道上的歇脚点,由石门圈桥头迤逦北上,三转三上方至,故得名三台坡。旧时行人马帮至此多已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常有一二老人在此卖凉水,人们坐在石阶上,边喝水边歇气,还可以随带欣赏岭下的天然奇观——“太极锁水”。
火夹箐
“火夹箐”——两山夹一箐,形如其名,活似一把张开的火夹。从三台坡出发便转入火夹箐,从“火夹”左臂行至两臂叉口,以前一壁苔藓满布的岩石上,涓涓细流注入一碗状小塘,复往下溅,两侧灌木丛生,可供行人乘凉小憩。
头牌坊
头牌坊,盐马古道进入诺邓的第一门户,从“火夹箐”沿右臂前行,近臂端处形似马鞍,中间有个丫口,一座牌坊立当中。过了牌坊,便豁然开朗,村子大部在望,坊左山耸如肩,坊右来脉似壁,山岗牌楼,天然屏障,为诺邓第一门户,也称头牌坊。而白语说法又意为最远的一座塔所在(距离诺邓5公里)。之所以称为“塔”,系原先牌坊形如塔状。
二牌坊
二牌坊,进入诺邓的第二座牌坊,白语意为“迎官坪”,系当年村里绅耆、学子迎接来村官吏的地方。康熙年间知州曾有段话记述例巡诺里受到迎接的情形:“旗导前呼,趋迎路左,黄发者,垂髫者,不必一致,而俯仰之间,皆以有自得”。
三牌坊
三牌坊,进入诺邓的第三座牌坊,距离二牌坊一里许。牌坊横额“熙朝人瑞”,此为州署盐官所题,坊右悬崖直上,坊左峭壁下临,直插河边。
财神殿
财神殿,盐马古道进入诺邓村第一庙,庙宇如坐椅中,倚崖向北,面对村庄,财神殿所处石崖系诺邓南山左臂前抱,因山取势,势若咽喉,象征财源滚滚,但不外流。
PART.03
穿越诺邓 千年古村的古韵乡愁
10km—15km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诺邓古村入口→古盐井→古盐局→诺河景观河道
→接佛坪桥→诺邓村委会(孙复兴民居)→提举司衙门(大青树)
→棂星门→文庙、武庙、玉皇阁→雀城山顶停车场〕
诺邓古村,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
诺邓也称“诺邓井”,“井”就是盐井,公元1383年,明政府在全国设7个盐课提举司,诺邓“五井盐课提举司”位列其中。由于盐业经济发达,诺邓村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
诺邓村至今保留着完好的古村风貌以及100余座明清古建筑,有文庙、武庙、玉皇阁、棂星门、题名坊、盐局、万寿宫、龙王庙等8处古建筑,建筑特色鲜明,记录着千百年来云南地区在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民俗方面的历史进程,堪称云南乡土建筑博物馆。
长期的盐业繁荣,诺邓融汇汉族中原文化和白族地方精华文化于一体,衍生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有耳子歌、力格高等众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祭孔大典、龙王会等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独具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中的诺邓火腿便来自这里,除此之外,还有诺邓井盐、诺邓豆饼、盐水鱼、豆腐肠、冻肉、吹肝等,美食众多,特色鲜明。
古盐井
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已有两千余年,是大自然给诺邓人民最美好的馈赠。
古盐局
盐局是古代诺邓盐统一管理行销的机构,络绎不绝的运盐马帮便是在此出发,走往东向大理,南向保山,西向腾冲、缅甸,北向丽江、西藏的“盐马古道”上,诺邓的繁华便是从这里开始!
诺河生态河道走廊
源于山腹的清泉汇成小河,被称为诺河,也叫诺水,流程3.6公里汇入沘江,形成天然太极图“太极锁水”的壮景。
提举司衙门
公元1383年明政府在全国设置七个“盐课提举司”,云南就有四个,这里便是其中之一的“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后来提举司衙门外迁,这里就演变成了诺邓黄氏家族私宅区,族人将原提举司大门改造成登载本家科举功名的“题名坊”。黄氏门中共出两进士、五举人及上百名秀才。
棂星门
始建于清初,是滇西地区现存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木牌坊,四柱三楹、飞檐斗拱,又叫“腾蛟、起凤”坊。整座牌坊由4根木柱支撑,上下9米多高,全部由木料以古老的榫卯工艺构建而成。
玉皇阁
诺邓玉皇阁又叫“通明宝阁”,这里被古人誉为“五云首山”。“五云”即指云龙五大盐井,是古人对云龙的别称。玉皇阁大殿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大殿顶层的藻井绘画“二十八星宿图”可谓“诺邓一绝”,历经数百年依旧色彩如新,对研究中国古代天文、艺术、建筑等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文庙、武庙
与玉皇阁一同坐落在诺邓古村的最高处,彰显了诺邓先民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与尊崇,诺邓虽非州县治所,但仍破例建有孔庙,充分体现了古代诺邓的独特地位。
PART.04
纵情山野 奔赴自由的田园畅想
15km—18km(雀城公路)
山径蜿蜒,穿过村庄田园,奔跑的节奏与大自然的虫鸣鸟叫融为动听的乐曲;奔跑于山野之间,风从耳畔掠过,裹挟着青草和野花的气息,吹散一切忧愁与烦恼。
PART.05
与风同行 隐藏山谷的旅游大道
18km—20km(诺邓公路)
山谷之间,一条崭新的旅游大道以全新的姿态走出深山。沿着诺河,踏着青石板游步道,文化墙上记录着凝聚人民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服务中心有着完善的旅游服务,以及农特产品、文创产品展销,并将诺邓古村千年文化浓缩呈现。
PART.06
自然流转 天然太极的春光灿烂
20km—22.06km(太极游道)
云龙县的母亲河沘江,自东北蜿蜒而来,在进入县城前,绕出一个“S”型大湾子,形成完整的“太极图”天然地貌,被誉为世界奇观·天然太极。漫步太极游道,赏油菜花海的浪漫诗意,尽享田园生活的悠闲时光!
向云端,赴山川,
寻快乐,享健康!
3月22日,
我们与您相约云龙,
共赴一场激情与文化的双向奔赴!
文旅头条通讯员 赵洁、李晓燕 文
图片来源 畅游云龙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