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耿马泼水舞曲,如何“破”圈出圈!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通过创作系列泼水节主题舞曲,成功将传统傣族文化与现代音乐结合,打造出多首“泼水神曲”,不仅成为当地文化名片,还带动了旅游热潮。


非遗传承:这一系列舞曲均融入傣族传统舞蹈(如马鹿舞、白象舞)与音乐元素,通过现代编曲和短视频传播,吸引年轻群体关注非遗。


旅游推动:舞曲的走红带动耿马旅游业发展,2023年《UP耿马》使该县成为热门泼水节目的地,2024年《哦迪咔》上线后,当地于同年4月9日启动泼水节系列活动,包括花车巡游、嘎拉梦舞表演及泼水狂欢。


民族认同:歌曲通过傣语歌词和传统礼仪用语,强化了民族文化认同感,例如《哦迪咔》以问候语传递尊重与祝福,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情感纽带。

耿马县自2018年起,每年泼水节前夕推出一部主题舞曲,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目前已发布的舞曲包括:

1.《耿马泼水舞曲》(2018年)

首部泼水节主题曲,以洗脑旋律和民族元素引发关注,奠定“泼水神曲”基调。


2.《利叠叠》(2019年)

延续欢快风格,融入傣族传统舞蹈动作,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特色。


3.《栽音音》(2022年)

结合象脚鼓节奏与非遗舞蹈(如马鹿舞),展现民俗与音乐的融合。


4.《UP耿马》(2023年)

成为现象级爆款,以象脚鼓为基础编曲,融入马鹿舞、白象舞等非遗元素,带动耿马成为泼水节热门旅游地。


5.《哦迪咔》(2024年)

第五部作品,以傣族传统敬语“哦迪咔”为核心,结合蝴蝶舞、马鹿舞等非遗元素,MV展现自然风光与节日狂欢氛围。

耿马泼水舞曲6取名《赛嗨》。“赛嗨”源自傣族古老的谚语“比侬赛嗨”,意为如至亲一样的好朋友,有高朋满座之意,同时,“赛嗨”在网络语境中也有尽情欢乐之意。


这次还邀请到布达佩斯交响乐团助力耿马泼水舞曲6《赛嗨》,布达佩斯管弦乐团录音棚的演奏者均来自匈牙利著名的交响乐团,乐团曾为超级碗、迪斯尼乐园的各种演出录制管弦乐作品。一百多部电影、电视以及游戏配乐作品都曾在这里录制,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以及《逃出绝命镇》《流浪地球》等。


本次拍摄的宣传片取景于耿马县的各个角落,充分展现耿马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宣传片中,泼水场景、欢快的音乐和民族特色服饰交相辉映,浓郁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欢乐、祥和与民族风情的节日画卷中。

来源 临沧文旅

责编 李亚

校对 张楠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