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乐作舞”绽放红河 千年非遗绘就民族共融新画卷

5月1日晚,红河州红河县莲花大道化作流光溢彩的露天舞台。随着《乐作歌》的悠扬旋律响起,上万名身着民族盛装的各族群众踏歌而舞,用跨越千年的舞步演绎新时代的民族团结乐章。


哈尼族的挑花刺绣、彝族的吉祥纹饰、傣族的银饰等在暮色中交相辉映,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舞步流转间碰撞出绚丽火花。莲花大道变身“非遗T台”,每一个旋转都展现着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


乐作舞发源于红河县阿扎河乡,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哈尼族“哈塞塞”与彝族“载比”的融合产物。其名称意为“大家共舞”,集歌、舞、乐于一体,2008年,乐作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作舞作为国家级非遗,此次创新性地以“万人共舞”形式呈现,不仅保留了古朴韵味,还注入了“各族同跳,全民参与”的鲜活生命力。


当歌声余韵消散在夜空,留在道路上的不仅是舞者的足迹,更是一个边疆小城用非遗书写的团结答卷。正如游客所言:“我们的舞步连在一起,心就贴在一起,也就一起走在民族团结的大道上。”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捷 文

红河县融媒体中心 图

责编 张楠

校对 杨奥

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