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牟定县戌街乡碗厂村的600余亩蓝莓种植基地迎来采摘高峰期。一排排蓝莓树整齐排列,枝头缀满深紫色的果实,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分拣、包装,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丰收景象。这片昔日的闲置土地,如今已蝶变为“蓝色聚宝盆”,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据珀莫娜农业生物科技云南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基地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实现蓝莓种植的精准化、标准化管理。目前,基地每日蓝莓采摘量约1吨,按照市场价140—200元/公斤计算,日产值可达15万元左右。更令人欣喜的是,基地不仅产出1500余吨鲜果,还培育出100万余株优质种苗。
蓝莓产品远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成为高端水果市场的“抢手货”。为确保果实品质,基地严格遵循“当日采摘、当日发货”原则。采摘后的蓝莓需经过冷库车间多道分拣工序,工人们剔除畸形果、损伤果,按果径、糖度、色泽等标准精细分级,最后采用薄膜箱包装,确保消费者品尝到最新鲜的“枝头味道”。
蓝莓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戌街乡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将600余亩撂荒地流转为种植基地,为150多户农户带来稳定租金收入。同时,依托“幸福里”社区用工平台,基地吸纳60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高峰期每日用工量超320人。“以前在外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正在分拣蓝莓的村民笑着算起“增收账”。
蓝莓产业的溢出效应远不止于经济收益。2024年,碗厂村蓝莓基地累计接待考察团、游客超3000人次,蓝莓采摘体验游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随着采摘季的持续,预计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发展,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
从闲置土地到“蓝色宝藏”,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产业,牟定县戌街乡以蓝莓为笔,正书写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旅头条通讯员 刘泯材 王艳飞 文/图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李舒琪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