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牟定县加大力度做好“扩绿兴绿护绿”三篇文章,持之以恒推进林草资源高水平保护和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逐年提高,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自然保护区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绿色本底愈发坚实。
扩绿:植树造林添新绿
十里惠风花草香,三春植树造林忙。3月伊始,县绿化委积极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群众,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掀起“扩绿”热潮。进入雨季,林草部门围绕年度造林绿化任务,深入推进城乡绿化增量提质,实施重点区域人工造林,开展“一人十树、千村万树”推动百万株林果树进农村,栽下林果树24.45万株,“人人参与绿化”“人人共享绿色”的氛围正在形成,全县林地、草地等生态资源保护修复持续稳步向好。聚焦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产旅融合发展项目重点区域开展绿化,庆丰湖美丽休闲乡村打造完成,游客骤增,金马山、观城山森林公园建成开放,“绿美牟定”建设初见成效。
2024年,种植水杉、黄连木、香樟、滇朴、湿加松等树种272万株,参与人数4.3万人次;完成异地植被恢复造林2203亩,森林抚育10000亩,国储林木材基地建设1933亩,绿化工作进入全州先进行列。
兴绿:盘活资源增效益
2024年,全县林草产业总产值达16.25亿元,同比增长25.5%;全县林业特色林果产业规模达17.96万亩;野生食用菌1200吨,可食用林菜林花等品种众多,林下药材种植、林下养殖规模逐步壮大,森林康养基地、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在如火如荼地打造建设中……
推动绿色发展,激活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牟定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一二三产协同联动,持续巩固优化以核桃、红梨、江红李、沃柑、竹笋、林药、林菌为主的传统大宗产品,统筹推进其他特色林草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借助全县桉树资源优势,引进云南云香绿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桉叶油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力争在林下经济发展、林草资源利用方面培树典型。探索开展林业碳汇交易,县国储林人工造林作为2024年楚雄州火把节大型活动碳中和的碳汇标的物,议定碳交易量440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金额40余万元,成为全州绿水青山“好颜值”向金山银山“好价值”转化的典型案例,拓宽了林草生态产品价值的转换渠道。
增绿就是增优势,护绿就是护财富。全县发挥森林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宝库作用,将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持续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全县核桃、红梨、花椒、李子等特色经济林果规模不断扩大,达到17.96万亩。野生食用菌、林菜、林药等林下经济效益增加,野生食用菌封育面积达27万亩,林药种植面积0.86万亩。紫胶、玫瑰香精、桉叶油等林业化工产业提升,观赏苗木花卉产业从无到有。各乡镇借助绿色的馈赠,举办“梨花节”“李子节”“樱桃节”“沃柑节”“桃花节”等活动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建设森林乡村,培育乡风文明,全县获认定“国家森林乡村”2个,“省级森林乡村”62个,政府要“绿”、乡村变“美”、群众得“利”的多赢局面更加生动。
护绿:林长引领保绿底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牟定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284名林长在岗履职,实行“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护林员包山头”的网格责任体系,逐级明确责任领导和管护人员,从根本上解决了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内生动力、长远发展、统筹协调等存在的问题。健全会议、巡林、督察、公示、信息、考核等6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林草资源管理服务。创新“林长+”协作体系,落实落细“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提出森林保护检察建议、处理涉林草公益诉讼案件,形成公正司法与严格执法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林长+森林防灭火”机制,防火期间县级林长单位到联系乡镇开展防火检查84次,发现问题隐患12个,督促整改12个,各级林长协同抓防火的格局正在形成。
立足林草发展根基,筑牢三条防线。严格执行林地、林木定额限额管理,执行天然林、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开展保护森林资源专项行动,及时查处违法行为,督促限期整改,责令恢复植被和收回违法用地,守牢林草生态红线。以化佛山、白马山、三峰山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公益林区为生态红线核心,日常开展巡护,定期联合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行为,筑牢保护地安全防线。采取“巡、管、护、防”地面人工巡护措施和“天上看、网上管”的监测管理模式,组建“以水灭火”为主的高效应急救援队伍,5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切实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采取“人防+药防”措施,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最大限度防范和控制“无烟森林火灾”的发生,牢牢守住森林资源安全底线。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杨德祥 王斌 文
牟定县林业和草原局 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