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10号展馆紧密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这一主题,全方位展示云南独特魅力与多元价值。而西双版纳展区的“三曼”乡村旅居综合体首次惊艳亮相,完美契合这一主题,为游客呈现了旅居西双版纳的无限美好。
多元特色区域,尽显慢生活魅力
“三曼”乡村旅居综合体由曼空岱、曼峦站、曼空迈三个傣族村寨联合构成,充分展现了西双版纳州浓郁的傣族风情与独特的乡村韵味。曼空岱村以傣族文化为核心,打造了手工造纸、慢轮制陶等体验项目,游客可以亲手参与制作,感受傣族文化的魅力;村内还设有傣菜制作体验馆和特色茶饮店,让游客品尝到正宗的傣族美食和茶饮。曼峦站村则以旅居康养为主题,改造建设了精品乡村公寓、露天泳池、傣医康养馆等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居环境和身心滋养。曼空迈村引入了精品咖啡、鲜花饼等品牌,建设了休闲垂钓山庄和体育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三个村寨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齐全、业态丰富的乡村旅居综合体,让游客在这里真正体验到慢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曼空岱村射弩体验馆接待外国游客)
(曼空岱村傣菜制作体验馆)
(曼空岱村特色茶饮店)
(曼峦站村改造的乡村公寓)
(曼峦站村咖啡馆)
(曼峦站村露天泳池)
(曼峦站村乡村公寓内部)
(曼空迈村引入的幸也咖啡店)
多元化组合发展模式 赋能乡村发展新活力
“三曼”的成功打造,得益于其创新的“政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团队+农村集体组织+乡村CEO”多元化组合发展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各方充分发挥优势,紧密协作,共同推动“三曼”朝着科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其中,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统筹规划,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与保障,确保“三曼”的发展符合地区整体规划与战略目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学术层面为“三曼”提供精准的规划指导与技术支持,为项目的落地实施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农村集体组织则充分发挥其基层组织优势,广泛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到“三曼”的建设与运营中来,凝聚起强大的群众力量,让村民成为乡村发展的真正主体;而乡村CEO的引入,更是为“三曼”注入了专业的运营管理理念与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通过全面摸排闲置农用房、宅基地、零星集体用地“三块地”,“三曼”合理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为项目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今,曼空岱村成功植入“非遗+工坊”“非遗+体验”“非遗+文创”等“非遗+”多元业态,让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非遗展示,更能亲身参与其中,深度体验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使游客在这里留得下、玩得开心;曼峦站村则巧用村民自建房,大规模改扩新建精品民宿,并引进林艳芳傣药堂,将医养结合理念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中,让游客在享受休闲度假的同时,还能得到身心的滋养与愉悦;曼空迈村引进咖啡、鲜花等知名连锁品牌,建设休闲垂钓山庄,精心布局网球场、羽毛球场等一系列“乡村旅游+体育”设施,成功打造了功能齐全的旅游综合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的旅居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长久驻留。
(留学生研学团入住曼峦站村)
从美丽乡村迈向美丽经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自2024年“三曼”各项目陆续试营业以来,其发展成绩斐然,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建成精品乡村公寓15栋,拥有56个客房、84个床位,累计接待了1130名以休闲度假、避寒康养、移动办公为主要目的的旅居客,总营业额突破110万元。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三曼”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与机遇,成功带动40%以上的党员积极投身于旅居业态经营,培育出乡土工匠、乡村主播、文创店主、乡村导游、产业带头人等各类人才90余名,实现了80%以上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自主创业,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与幸福感。村集体收入也从原来的27万元增长至3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万元增加到3.8万元,真正实现了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华丽转身,为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
(游客在曼空岱村参与傣武术课堂)
“三曼”乡村旅居综合体在南博会的首次精彩亮相,不仅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创新的模式与卓越的成效,更为西双版纳州的乡村振兴树立了典范,注入了新动力。未来,“三曼”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旅居西双版纳的慢生活,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所蕴含的无限美好,同时也将持续推动西双版纳乡村旅居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吴珂 文
图片来源 曼峦站村民小组股份经济合作社、景洪曼峦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景洪勐罕曼峦文旅专业合作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