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夜,梅雨初歇。彩云之南的大地,正是菌子应季时。6月21日,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由导演卞灼执导的云南电影《翠湖》,不负众望,拿下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最佳影片奖,成为本届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最大赢家。
上台领奖的卞灼,欢呼雀跃,难掩欣喜之情。他和总制片人张洁,从评委会主席、日本导演三宅唱和评委、泰国导演纳瓦彭手中,接过了获奖荣誉证书。“首先要感谢我的家人,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就不会站在这里。我的外公已经在天上了,他也是一名上海人,我感觉此刻他也和我站在一起。其次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剧组成员,我是一个除了拍摄,什么都不会的人,没有他们一直在后面推着我的话,我没有办法坚持到现在。”卞灼说。
据悉,《翠湖》是新人导演卞灼的首部剧情长片,电影以家族旁观者的视角,勾勒当代中国家庭代际之间的情感裂痕,还有阶层之间的潜在冲突。卞灼此前表示,在本次上海国际电影节能带着主创团队成员与观众见面,还有来到首映现场一直付出和支持自己的家人,已是一个阶段的成功。《翠湖》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亮相,收获许多观众的好评与赞许,给予他前所未有的欣慰和信心。
从6月15日下午的世界首映开始,电影《翠湖》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总共放映了四场。虽是一部新人导演的长片首作,却通过影迷观众的好评扩散与口碑发酵,几场放映都是满场。现场影迷观众全情投入于银幕上,两小时的家庭忧喜,更是不吝于给这部来自云南的小制作电影报以掌声及热情问候。
在专业人士聚集的豆瓣网、微博和小红书,许多买票支持的观众,纷纷发表《翠湖》的观后感想,留下了让主创团队难以忘怀的一则又一则好评。这些真实的声音、可爱的建议,还有满满的期待,来自各个年龄段的陌生观众,他们自发为电影打气,不仅想推荐给亲朋好友一起观看,也盼着电影能尽快定档上映,与全国观众见面。
诞生于2004年的“亚洲新人奖”,在2023年,升级为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该奖项与云南有着难解的、千丝万缕的电影缘分。2004年,朱文导演《云的南方》获得第一届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奖。它正是一部魂牵云南,讲述父辈的付出与遗憾的一部影片。2006年,曹保平《光荣的愤怒》获得第三届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该片拍摄于楚雄州的黑井古镇,妙趣的云南方言,增加了电影的黑色荒诞气质。
二十多年后,又一位青年导演执导,云南班底制作的《翠湖》,既有浓郁的地域与城市人文特色,又有家常喜忧的暖人光辉。昆明的翠湖,在媒体报道中,是一张城市名片,也是一块宝匣珠玉,“它平等地拥抱每一个受挫的人”。当电影映照现实,《翠湖》里的翠湖,是一个可以回去的家,一处老年人日常流连的公共场所。它拥抱着寂寞的老年人,也接纳负气出走的年轻人,喂食海鸥的小朋友。电影里的传统家庭,有闹有笑,不喜亦不悲,它还反映了老龄化社会下,一位老年人倍感孤独,又余热融融的微妙处境,颇具现实意义。
评委会授奖词:
这部影片从湖面般平静的日常出发,如同一艘在流淌着家族几代人身处的河流中前行的船。影片真挚而诚恳的表达,直抵人心,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瞬间。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翠湖》(中国)
最佳导演:利里克·戴拉·克鲁兹《夜未央》(意大利/菲律宾)
最佳女演员:米娜克希·贾扬 《维多利亚》(印度)
最佳男演员:史彭元《去看大海》(中国)
最佳编剧:拉利特·拉特纳亚克/尼兰塔·佩雷拉《里弗斯顿山》(斯里兰卡)
最佳摄影:普拉巴特·罗尚 《里弗斯顿山》(斯里兰卡)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
云南省电影家协会 供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