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玉溪 旅居福地丨打造高品质高原体育运动中心 以“赛事经济”带动体育旅居发展——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旅居典型案例

项目概况

玉溪市红塔区地处滇中“1小时经济圈”核心地带,宜人的气候条件、优越的场馆设施、高质量的训练服务保障,完善的高原特色体育产业服务供应链,是红塔区发展体育旅居的优势所在。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占地217024.09平方米,建筑面积85643.46平方米,有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电竞馆等11个体育场馆,配套玉溪象往酒店、青奥酒店、体产中心酒店公寓、运动员村等住宿设施,可提供超1300个房间、同时容纳2000余人住宿。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已先后承接中国马拉松、田径、竞走、铁人三项、U17女足国家队、美国斯坦福华裔青少年游泳队等国内外专业运动队训练共计125项次,驻训运动员达1.2万余人次,拉动消费4700万元,成功打造集运动员村、运动品牌销售、体育服务供给、运动康养休闲为一体的体育旅居社区。


发展模式

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为特色产业驱动型发展模式。

一是体育赋能,赋予城市“温度”。依托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项目,成立玉溪市科教投创新服务中心,联合玉溪市科教投公司、华体(云南)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最大化盘活利用场馆集群设施资源,做好运动员训练和生活服务保障,丰富场馆周边生活配套和商业配套,提供吃、住、训、赛、游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打造“高原训练胜地”品牌。

二是旅游带动,提升城市“靓度”。利用“玉昆足球IP”,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各行业资源共享,谋划“赛事、训练、商演、培训”四大内容,拓宽体育消费新空间,增强体育消费对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康养等业态的拉动作用,引导玉溪文体旅产业链向“专精特新”发展。充分利用好玉溪聂耳广场、聂耳故居等应用场景,深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围绕赛事做好城市名片宣传,结合赛前、赛中、赛后各关键节点做好宣传策划,为全市“旅游+体育”产业不断注入新活力。

三是文化引领,拓展城市“厚度”。创新提升玉溪窑址、文兴祥商号旧址等文物展览,营造沉浸式展示场景,让文物“活”起来,打造多样新型城市文化空间。拓展提升非遗传承体验展示,大力研发非遗文创特色商品,持续创新开发系列文创伴手礼。持续承办好聂耳合唱周活动,以《小雅·鹿鸣》“流量”为支点,围绕聂耳文化推动音乐精品编创,做深“音乐+旅游”文章,合力打造合唱之城。


主要成效

一是引入优质赛事活动聚人气。2024年1至12月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共接待高原训练队伍39支,30637人次,其中包含5支国家队。举办国家级专业赛事、大众体育赛事及活动等86场,参与规模达237.5万人次。其中,作为2024年中甲联赛云南玉昆队的主场,每轮主场比赛均能吸引各地球迷近2万人到场观赛,成为全国中甲联赛上座率最高的主场之一,场均拉动相关行业消费1000余万元,为红塔区体育旅居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是做好赛事服务增添城市活力。把文体旅融合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实现文体旅设施进大型商圈、A级景区全覆盖,建成口袋公园126个,绿地率提升至38.48%,建成全民健身路径434个,面向社会开放场馆487个,推进9条共69千米慢行步道建设,以城市更新激发多层次发展空间。通过策划全民健身系列赛事等活动,以及承办竞技体育赛事,带动全市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热情,推进全民健身融入全民健康。2023年中乙联赛云南玉昆赛季收官之战期间,就形成了以科教创新城为中心,三千城购物公园、万达广场、青花街3点联动的“1+3”消费场馆场景,当天共接待人数11.1万人次,实现销售额301.47万元。2024年云南玉昆队16场主场赛事观赛人次超过30万,平均每场2万人次,实现赛事流量向消费增量的加速转化。2024年国庆假期期间,玉溪举办的14场体育赛事拉动体育及相关行业消费2.2亿元,游客人次超过了玉溪的人口数。赛事期间,全市共有33家酒店、14家景区景点参与“球票+”系列优惠活动。针对球迷定制推出红塔区一日游、新平戛洒哀牢山一日游、澄江抚仙湖一日游等10个旅游产品,树立“看球赛,到玉溪”的城市新形象。

来源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