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婷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东城小学
看,黎明时,那盏灯亮了……滇西北蜿蜒曲折的群山之中,藏着一所很不起眼的学校,一栋教学楼,涵盖了教室、寝室、办公室,没有过硬的教学设备,没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没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却总在五更天就亮起灯来。那灯光不甚明亮,昏黄如豆,偏能刺破最深最浓最重的夜雾。“起床了,姑娘们,起床了!”她沙哑的嗓音惊散了女生们的困意。张校长总是第一个起床,她拖着病体,一步一顿地穿行在楼梯间,晨光尚未爬上玉龙雪山的尖顶,她的身影已立在教学楼前,如一截经年的老树桩,皲裂却挺直。
她兜里总揣着药瓶,咯吱咯吱响。有学生看见她躲着吞药片,腿疼得直捶,肩膀疼得直打颤,转身却又能提着喇叭满操场催人晨读,催人奋进。那震耳欲聋的女高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一次又一次让我热泪盈眶。剧中的女高学生们,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子们,多半在十五六岁花一样的年纪,被腐朽落后的思想打压,被重男轻女的家庭生活摧残,她们没有话语权,没有选择权,只能在父母的安排下早早嫁人生娃,换得微薄的彩礼给娘家养儿子。之后,永远有做不完的家务,干不完的农活,一辈子被困在重重大山之中,过完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而她们的后代,也将重复她们愚昧无知的人生。沦为鲁迅先生笔下祥林嫂一般的人物,过完凄惨的一生。
但她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她们遇见了一盏灯,一盏照亮她们未来的明灯——张校长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在这个贫困山区建立起了女高,一所专门为大山女孩设立的免费女子高中,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她想尽办法,到处求人,从未放弃,在他人都觉得是无稽之谈时,她毅然决然,创造奇迹,完成了一项不可思议的工程。张校长瘦弱之躯却一身傲骨,坚韧而强大的心志和力量支撑着她拼尽全力为大山的女孩们改写命运。那些从山坳里捡回来的女娃,起初连握笔都发抖,如今已能在床前背诵着古诗词、政史地,演算着数理化,交流着对未来的期许。张校长立在窗前看着,举着灯照着,蜡黄的脸上浮起极浅的笑纹,像旱地里突然裂开的细流。
看,迷茫时,那盏灯亮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剧中的谷雨,女高的第一个学生,张校长引以为傲的女孩。谷雨的求学之路一波三折,她的母亲难产去世,她的父亲酗酒成性,逼迫她嫁人,无奈之下谷雨只能辍学。张校长一天两次闯进谷雨家,勇敢地说服谷雨的父亲,还答应自掏腰包承担谷雨的生活费学费,给谷雨的父亲写下五年的还款欠条。把谷雨救出来读书,谷雨懵懵懂懂,却也心怀感恩,充满斗志。
好景不长,谷雨还是没能承受住父亲的压力,第二次离开学校去打工,为担当家庭责任,给爸爸弟弟钱。又是张校长找到她,说服她。两次撞南墙,她清楚,不读书闯社会有多难,当她主动选择重返校园,张老师提高回校门槛,让她自学旁听,连考两次。激将法的教育,还有嘴硬心软的生活照顾,狠狠给她上了一课。让她明白大山女孩只有通过读书高考,才可能长久地改变命运,谷雨的这次辍学返校经历,更赋予她人生使命,让她有了人生榜样。她从此有了具象的梦想,像偶像张老师一样,在大山做老师,帮更多人改变命运。张老师对她的敲打、磨炼,终为她指明了方向,照亮了她前进的路。有了张校长这一盏指路明灯,谷雨的命运彻底改变。她从一个被生活压迫麻木的女孩,最终成长为一个真诚善良的老师。从谷雨身上,可以看到张校长的言传身教,对一个女孩的影响有多大。
看,那盏灯,始终亮着……那盏灯已经亮了四十年了。她照见过太多冻红的脸颊、打湿的作业本和凌晨的读书声。当群山沉睡时,唯有她醒着,像一位固执的守夜人,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为迷途的星星标出航向。“张妈妈,您图啥哩?”毕业的学生回来看她,见她还在啃冷馒头就咸菜。她正往募捐箱里塞刚领的工资,头也不抬:“你们往前走,莫回头。”这些年,她“种在”悬崖边的女娃娃们,有的成了医生,有的当了教师,还有的穿着军装戍守边疆……她们写信来,张校长把信收在盒里,深夜里就着灯光一遍遍摩挲。窗外雪落无声,华坪女子高中的灯牌在风雪中亮着,像一团不肯熄灭的火。
为了心中的理想,张校长可谓是牺牲了自己一切。她把一个个大山里的女孩子带出绝境,带领她们走向一条通往光明的,她们曾经渴望却想都不敢想的道路。她让她们能有机会为理想努力奋斗,去冲破重重阻碍,翻越一座座人生的大山,改变自身的命运,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也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崖畔的桂,雪中的梅。”我永远深爱这样的灵魂。不管女高的学生走得有多远,张校长一直都在原地,不求回报,毫无怨言,继续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的女孩们。
看,那盏灯,也照亮了我……这世上总有光,穿破崇山峻岭,照在那些本该湮没于尘土的命运上。在从教的五年时间里,张校长的人生经历,教学故事常常萦绕在耳旁。起初,并不懂得,张校长的那份决心和信念,更不明白,老师这是一份多么神圣而崇高的事业。直到我遇到了他,我也有幸成为了引路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与小志的故事,成为了我教育生涯中最难忘的篇章。初见小志,他像是一只浑身长满刺的刺猬,周身散发着防备与敌意。瘦弱的身躯在不合身的衣服里显得更加单薄,沾满泥泞的短袖和邋遢的模样,让人忍不住皱眉。但他的眼睛,却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充满了倔强与对世界的不信任。作为他的老师,起初的日子充满了挑战。每天,告状声不绝于耳:打架、冲突、破坏……处理他的问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尝试过严厉批评,可换来的只是他那恶狠狠的眼神和沉默以对。直到我走进他的家庭,那个只有单亲、破碎的世界,我才明白,他的叛逆与暴躁,不过是为了保护那颗千疮百孔的心。
那一刻,我决定用爱去融化他心中的坚冰。我开始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发现他那些看似奇怪的行为背后,藏着的是对友情、对认可的渴望。他用小玩具吸引同学,在老师面前刻意表现,怯生生地站在足球场边……我心疼这个缺爱的孩子,决定成为像张校长那样的光,勇敢地去照亮黑暗世界里的他。从校门口的早餐,到足球场上的并肩作战,我们的距离逐渐拉近。他开始对我展露笑容,小声问候,那曾经充满敌意的眼神,也变得温和起来。我在班级里放大他的每一点进步,让他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在小花园的谈心,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让他知道,他并不孤单。我悄悄地安排同学靠近他,他的世界里,终于有了朋友的身影。今年教师节的时候,他那张写满承诺的纸条,让我看到了他的决心和改变。然而,生活的苦难并未放过他,继母的离开让他再次陷入迷茫,离家出走、逃学,让我揪心不已。在警局,他扑进我怀里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经成为了他心中最重要的人。
当《山花烂漫时》全剧终时,华坪女子高中那盏昏黄的灯,依然固执地亮着。远远望去,像一颗不肯坠落的星子。我从影视剧中惊醒,搜索了很多现实中张校长的先进事迹,真正领悟到了女高人的精神,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小志的身影,我想,我也依然会坚守岗位,继续引领他,像张校长一样,去唤醒那一个个沉睡的灵魂,成为孩子们心中永恒的光,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此刻,我仿佛又看到了,张校长从走廊这头走到那头,手里攥着一把已经褪色的塑料喇叭喊:“姑娘们,起床了。”那是一盏灯的守望,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守望。
来源 云南日报-云新闻
责编 张楠 周元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