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楚雄技师学院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从2025年2月起,陆续推出“高技能人才和优秀教师系列宣传报道”,集中展示在教学、科研、技能传承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和优秀教师风采。他们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更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讲述他们的技能成才故事、教育教学经验、竞赛竞技风采,激励广大师生投身职业教育事业,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为学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云南楚雄技师学院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车间里,刀尖与铁屑翻飞,机器的轰鸣声中,一位教师正俯身示范对刀。他叫段光喜,曾获云南省数控车“技术状元”“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如今,他把曾经的锋芒磨成灯火,照亮更多技能少年的成长之路。
赛场归来,把奖杯变成教案
段光喜凭借精湛的技艺,在2014年首届滇中城市经济圈职工技能大赛上以零失误的薄壁件加工一举夺魁,被授予“技术状元”称号;2015年又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然而,他并未止步于赛场的荣耀,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教学。他把比赛的图纸和经验拆解成12个教学模块,从刀具补偿到宏程序编程,每个细节都配上现场视频和误差分析,融入日常教学。学生们第一次看到高精度的国赛级零件在课堂上成形,眼中燃起了对技能的向往之光。
他牵头建立“段光喜兴楚名匠工作室”,将国赛、世赛的真题拆解成教学任务。采用“分组对抗+阶段考核”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赛的高压环境中快速成长。近三年,团队指导学生斩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多名学生通过竞赛直升本科、签约名企。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获得了诸多荣誉,为学院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科研落地,把企业难题变成课题
段光喜深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2021年,在支教期间,受企业领导邀请,他帮助企业改进模具修复工艺,创新性地对模具进行改进,为企业节省了材料及维修成本。多次与工作室团队成员合作,成功研发多项国家级新型实用发明专利。2024年,他参与的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微型车床教具的开发与研究”,顺利通过验收结题。在他看来,每一次工艺的优化、每一项技术的改良,都是对“工匠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实力为刃,竞逐技能之巅
段光喜在技能竞赛领域成绩斐然。2011年,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优秀奖。2016年,他在学院师生技能竞赛中荣获数控车赛项三等奖。2021年,他又在学院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夺得机械类二等奖。他不仅自己在赛场上屡获佳绩,更将竞赛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激励着学生们在技能之路上不断前行。
匠心育人,让每一刀都有温度
段光喜常说:“数控车最讲分寸,做人亦如此。”面对“后进生”,他先用情感拉近距离,再量身定制训练节奏,曾让一位考试倒数的学生在半年内逆袭为班级前三;面对尖子生,他则把企业急件搬到课堂,让学生在交货期的紧迫感中体会职业精神。2014级数控加工技术3班在他的带领下,从“问题班级”逆袭为先进班集体,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100%。
段光喜的故事,是云南楚雄技师学院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众多优秀教师的缩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成长铺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教师寄语
在技能的道路上,你们是未来的工匠,是梦想的实现者。记住,技能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它是一种艺术,一种创造力的表达。希望你们能以耐心和热情去磨砺技艺,以匠心独运的精神去追求卓越。在你们的成长旅程中,每一次的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愿你们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不断学习,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力量。未来属于那些敢于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愿你们在技能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成就非凡。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吴珂 文
云南楚雄技师学院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图
设计 康莞悦
责编 张楠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