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缓缓盖住怒江峡谷的最后一道山脊,老姆登的夜便醒了。
村口的老核桃树把影子拉得老长,木楞房里透出的橘色灯光,像散落在山间的星子,暖得能焐热晚归的风。围着火塘,女主人正用传统石磨碾碎苦荞。这种生长在2500米以上高寒山区的谷物,经过柴火慢焙,散发出独特的坚果香气。配上一碗漆油鸡——用怒江特有的漆树籽油炖煮的土鸡,肉质紧实中带着植物油脂的清香,是都市里永远尝不到的山野至味。
酒至微醺,村民们的怒族民歌便自然流淌出来。月光下,歌声时而高亢如云雀冲天,时而低沉似江水呜咽,讲述着打猎、耕种、恋爱的日常,也吟唱着对雪山、森林的敬畏。
最惊艳的当属手抓饭。铺满叶子的簸箕上,黄澄澄的包谷饭、紫红色的荞麦饼、碧绿的野菜构成色彩斑斓的同心圆。按照习俗,主客围坐共食,不用碗筷,用手捏成团,食物的温度直接传递到指尖。这种原始的就餐方式,意外地让味觉变得格外敏锐。
老姆登,就像怒江大峡谷精心收藏的一颗夜明珠,在群山的怀抱中散发着温柔的光芒。这里没有霓虹的喧嚣,只有怒族人家的火塘以及亘古不变的星光,共同编织着一个关于诗意栖居的梦境。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姚智慧 文文旅头条 怒江文旅 图责编 张楠校对 刘榕杉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