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玉溪 旅居福地丨以艺引才 以产留人 以居兴业——华宁县宁州街道碗窑村旅居案例

项目概况

华宁县碗窑村隶属华宁县宁州街道上村社区,始建于唐,盛于明清,制陶历史已沿袭600多年,因陶而盛,因陶而衰,如今再度因陶而兴。随着陶文化产业发展,碗窑村也不断发展,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秀示范基地、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示范村、销售示范街区、云南省旅游名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云南省旅游休闲街区,碗窑村古窑遗址被评为玉溪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华宁县充分挖掘碗窑村历史文化价值,以打造“碗窑国际陶艺村”和“艺术家第二居所”为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旅居业态打造,注重产业培育扶持和陶艺人才培养,以丰富活动为抓手,定期组织开展“陶瓷+”活动,实现了以旅促陶、以陶促旅的有效联动,成为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村和独具陶文化艺术气息的旅居目的地。

发展模式

碗窑村旅居为特色产业驱动型发展模式。一是坚持项目带动,优化产业配套,提升文艺发展环境。碗窑村主街长约300米,总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以打造“碗窑国际陶艺村”为定位,先后整合资金推进陶文化展示中心、慈云寺修缮、特色民居建设、湿地公园建设等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龙窑“宁窑”一座,满足陶企业日常烧窑需求的同时作为现场开窑、拍卖的专用场地。作为华宁陶文化产业的集散地,碗窑村有效促进了陶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二是坚持宣传推广,增强文化内涵,塑造文艺旅居品牌。目前,碗窑村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1人,其中,2023年慈云寺华宁陶非遗工坊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非遗工坊;华宁陶现有‌5件省级非遗伴手礼‌及‌9件市级非遗伴手礼‌,其中,“华宁陶十二生肖杯”入选“2024—2025年度中国好礼”,华宁陶的艺术价值不断提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文艺爱好者入驻采风创作、创业旅居。三是坚持人才引进,扶持就业创新,构建文艺交流平台。近年来,先后组织本地制陶企业出省、邀请制陶企业大师赴华宁开展交流学习;先后建成运营华宁陶云上艺术博物馆、陶瓷艺术大师系列作品展馆,引进国内知名陶艺专家30名;王一君省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中国美术学院、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教学实践和创研基地等纷纷挂牌落地,进一步打响华宁陶文化品牌,擦亮了陶村名片。

主要成效

(一)旅居内核提质升级。一是依托传统文化节庆日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开展现场开窑、陶艺DIY、非遗展演、非遗传承营等系列陶瓷文旅活动。实现以旅促陶、以陶促旅的有效联动,为华宁陶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和方向。二是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云南省旅游休闲街区等为契机,持续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和旅游休闲设施提升工程,培育特色旅游酒店、民宿2家,特色农家乐、饭店3家,推动碗窑村老村落焕发新活力‌,2024年碗窑村接待访客量超过50万人次。

(二)共享共建创新实践。一是资源盘活,收益共享。通过资源资产回收、租赁、开发等各种形式,盘活村集体资源,流转土地12000多平方米,出租铺面14间、窑口12个、场地4处,实现每年集体经济收入120余万元。二是人才培育,产业扶持。开设华宁县民间手造上村课堂,吸引群众捏泥成器,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加快各族群众脱贫增收步伐;发放创业贷款,积极扶持制陶行业,共计发放贷款3100万元,帮助制陶企业和个人发展;无偿援助大学生陶瓷文化创业,给予6人18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三)直播经济赋能产业升级。华宁县构建“政府平台公司+现代农业服务公司+陶企业”的合作模式,打造华宁陶官方直播平台2个,企业直播平台10余个,直播带货收入达900余万元。碗窑村现有34户200余名陶产业从业者,每年制陶产值达750万元。2024年,共拍摄华宁陶品牌宣传视频69条,陶企业直播间粉丝9万余人,吸引观看人次达28.2万。在线营销模式有效推动了华宁陶瓷文化产业朝向全产业链模式迈进。

来源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