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云南省博物馆出品的VR沉浸式探索体验展《探秘古滇》正式上线。《探秘古滇》以创新科技赋能文化传播,在虚实交错的沉浸空间里,让古滇文明沉睡千年的记忆重焕光彩。第一批《探秘古滇》体验者在观看完后在现场表示:“身临其境,还想再来。”
让沉睡的文明“活”在当下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始终走在文化创新与数字转型的前沿。在“数字中国”战略指引下,馆方积极推进文物活化利用的数字化建设,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引擎,聚力构建起以文物数字资源为核心、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保护、智慧服务与智慧管理新体系,持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新路径。
据云南省博物馆计算机中心主任詹伟介绍,《探秘古滇》VR沉浸式探索体验展是云南省博物馆在“科技+文化”领域的重要成果。该展览填补了古滇文化在沉浸式内容领域的空白,首次将云南文博系统的馆藏文物与大空间虚拟现实深度融合,打造出全链路、强交互、高还原的文化传播新范式。
《探秘古滇》融合历史研究、美术复原、数字建模、交互设计与剧场美学,采用领先的LBVR技术路线,以古滇生活场景为切入点,通过籍田礼、河道、民居、丛林、矿洞、祭祀六大场景,生动展现古滇人的日常起居与精神世界。观众可在实体空间自由行走,多角度沉浸感受,在25分钟的体验中领略完整剧情。
展览核心场景均源自云南省博物馆真实馆藏文物:从标志性的“牛虎铜案”开启穿越之旅,籍田农田场景参照“阔叶形孔雀牛头纹铜锄”,林间猛虎呈现借鉴“骑士猎鹿铜扣饰”“二虎噬猪铜扣饰”,祭祀场景则聚焦至关重要的“铜鼓”。观众在虚拟空间中能与这些文物的“数字化身”亲密接触,以文物为线索开启跨越时空的互动旅程。
在此过程中,观众从普通观看者转变为文化接续者,文物则成为连接古今、引发情感共鸣的关键纽带。“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文物的每一个细节,比如站在外面看不清的花纹,戴上设备后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今天的虚拟现实体验给了我们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记忆。”来自云南财经大学的学生杨丹娜、郑艺雯详细分享道。
融合科技践行文化使命
《探秘古滇》VR沉浸式探索体验展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该项目汇聚了超百人的专业团队,成员涵盖策展专家、考古研究学者、数字建模师及视效设计师等。团队查阅古滇文献超500篇,调研实物文物近百件,历经8轮版本迭代与3次技术路线优化,力求在25分钟的有限时间里,呈现出一场技术、艺术与学术完美融合的沉浸盛宴。
此次展览不仅是文博领域的创新范例,也为城市文化及文旅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未来,该项目将联动研学教育、文化旅游等跨界应用场景,为云南塑造区域文化标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注入源源动力。云南省博物馆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科技+文化”融合模式,让历史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据悉,备受关注的《探秘古滇》VR沉浸式探索体验展第二季也已进入紧张筹备阶段。与首季不同,第二季将以“汉使入滇”为核心叙事线索,为玩家开启一段全新的沉浸式体验旅程。届时,玩家将跟随汉使的足迹,在虚拟场景中感受汉滇文化交融的历史瞬间,进一步领略古滇文明的深厚底蕴。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实习生 罗韵稀 文
云南省博物馆、朱正 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