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宁蒗:“小凉山诗人群”的诗意源泉

在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蜚声诗坛的“小凉山诗人群”。这群以彝族为主,多民族交融的诗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们深深扎根于小凉山的土壤,用诗行耕耘民族记忆,抒发故土情怀,刻录时代变迁,成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版图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该群体中已有100余位诗人作品见诸各级刊物,出版诗集20余部。鲁若迪基、曹翔等5位诗人更荣膺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整个群体入选“21世纪中国十二家影响力现代诗群流派”,成就了熠熠生辉的“小凉山诗歌现象”。

初见宁蒗,是一幅大自然深情绘就的梦幻长卷。当踏上这片俗称“小凉山”的宁蒗大地,便步入了大自然最得意的诗行。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书写着小凉山四季轮转的斑斓诗篇。高原明珠泸沽湖,虹卧烟波、琉璃万顷;万格梁子,百峰牵手、千壑壁立;青龙圣湖,烟波浩渺、水光潋滟;雪乡关马山,神秘幽邃、风光无限。三锅庄景,三峰并峙、拔地擎天;木底箐草甸,空谷幽芳,百花争艳;白岩子峰,青松翠柏,白岩壁立;金江河谷,一江东去,蜿蜒盘曲。这里处处是景、处处是梦、处处是诗和远方。

遇见宁蒗,是一部多民族共同谱写的活态史诗。这片土地是11个世居民族诗意栖居的温馨家园。走进宁蒗,就宛如走进了一座底蕴深厚、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大观园,在这里,每个民族都是一颗璀璨星辰,它们相互交融又各自闪耀。彝族的“毕摩文化”、摩梭人的母系文化、普米族的韩规文化以及其他各民族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艺术表达和民俗活动,无不散发着迷人魅力。从巧夺天工的漆器刺绣,到韵味悠长的歌谣传说;从神圣古朴的成丁之礼,到欢腾热烈的火把狂欢……每一种文化,都折射着民族智慧的光芒。这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以诗的触角,连接着不同的心灵,让世界听见小凉山血脉里流淌的古老歌谣和时代脉搏。

再见宁蒗,是一方文旅共舞的诗意天地。当下,宁蒗大地正深耕厚植文化沃土,让民族瑰宝在宁蒗绽放时代华彩:《阿莫妮惹》《妈妈的女儿》等艺术精品在国家级舞台摘金夺银;《丽江彝族尔比》《小凉山彝族民间故事合集》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丛书汇真集萃。花楼恋歌、泸沽湖诗歌季、摩梭甲搓舞篝火晚会等文艺产品和文化活动不断推陈出新,推动宁蒗文旅向精品化、品牌化阔步迈进。

宁蒗大地正匠心编织四季盛景,让宁蒗成为旅人心中的诗与远方:火把节的热情似火,转山节的有趣体验,猪槽船赛的激烈角逐,环湖越野的速度激情,还有“村晚”的乡愁韵味、咖啡周的馥郁醇香,集体婚礼的浪漫多彩……这里月月有节、四季皆景,精彩不断。

宁蒗大地正全力绘就融合新篇,让宁蒗成为心之向往的诗意栖居地:以“大泸沽湖旅游圈”为蓝图,全力创建泸沽湖5A级景区,匠心打造摩梭小镇、永宁古镇、番人古寨等文化地标,深度挖掘各民族文化资源,推出高原红米、青刺果油、2700苹果、彝族漆器、普米药香等“宁蒗好礼”,积极打造多点开花、多业融合的文旅发展新场景。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张楠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