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团云南省委携手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公司”)在文山州广南县南屏镇老街村少年儿童之家组织开展的“七彩假期·管网‘童’行”志愿服务活动,经过为期十天的集中帮扶与陪伴,圆满落下帷幕。活动累计服务33名边疆少数民族儿童,完成28堂主题课程、12场实践活动,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创作传统手工90余件,央企责任与志愿精神在边疆沃土中生根发芽。

初心不改,央企担当走进边疆课堂
广南县地处滇桂黔交界,壮、苗、彝等多民族聚居,地理位置偏远、教育资源有限,不少孩子常年缺少父母陪伴,成长中缺乏精神引领与视野拓展。云南公司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服务人民需要”的使命,积极响应国家《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与团省委携手组建志愿服务队,以“七彩假期”为载体,通过红色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七大主题板块,以点带面创新打造“团省委+央企”志愿服务品牌样板,将课堂搬进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让爱与知识触手可及。
7月18日,活动在昆明启动。活动强调,要把关爱留守儿童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服务模式,用一次活动撬动长期关怀,用一段陪伴照亮人生方向。

七色课堂,用爱绘就成长画卷
活动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主题贯穿,通过红色精神传承、感恩教育、传统文化体验、文明生活实践、科技创新启蒙、梦想创作与艺术想象等模块,既强化爱国主义与民族文化认同,也提升科学素养和生活习惯。吸管桥梁、剪纸与扎染、环保寻宝、管道安全知识闯关等活动,使知识传授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儿童参与度和获得感显著。
十天中,17名来自云南公司及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采用“一对一”陪伴与沉浸式教学方式,将爱心、知识与信念一并传递。28堂课程、12场实践活动、90余件手工艺品,串联成一段段温暖的成长记忆。

其间,共青团云南省委、文山州、广南县团委和云南公司相关领导一同为孩子们送上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并勉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理想、掌握过硬本领,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舞台绽放,成果汇演定格动人瞬间
在文艺汇演活动中,志愿者将十天成果视觉化、情感化,编排合唱、知识闯关与蔬果创意服装秀等各式节目,既展示“七彩假期”的学习成果,也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与集体认同。
在《闪闪的红星》合唱中,童声与手中红旗交相辉映,红色基因在歌声里薪火相传;《绿色管网·知识小达人闯关》环节中,孩子们自信应答管道安全与环保问题,展现“管道卫士”的小小担当;《果蔬童萌·T台秀》用蔬菜水果装饰的服装,生动传递绿色生活理念;最后一首《不说再见的约定》,让舞台和观众席都湿了眼眶——这是离别,更是延续的承诺。
当夕阳余晖为老街村镀上温暖金边,孩子们手中的七彩风车在风中转动——那是他们眼中的梦想之光,也是云南公司与团省委共同书写的责任篇章。十天的七彩课堂,绘出了边疆童年的美丽底色,也让“央企橙”与七彩童心,在广袤的云岭大地上交织成温暖而深远的画卷。

“七彩假期·管网‘童’行”是云南公司践行央企使命、服务边疆民生的生动实践。活动不仅为33名儿童织就了一段多彩假期,更为公司探索“党建引领+团企联动+校企协作”的社会责任新路径提供了样板。
云南公司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总结提炼“1347”工作法,聚焦打造“央企+共青团”示范样板一个核心目标;围绕三维聚焦,精准摸排边疆儿童、结合管道沿线高后果区选址;做好四方协同,联动儿童之家、社区等社会资源,探索“团委+企业+高校+社工”服务模式;设计“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主题课程,赋能边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田金龙 文图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