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周末不用愁没人管娃,社区校外活动中心的科普课、绘画班,孩子天天盼着去;前阵子娃娃有点情绪低落,一站式保护中心的老师免费做了疏导,真是解了我们全家的忧!”说起“幸福里·朝阳社区”带来的变化,永仁县居民李女士难掩感激。这正是永仁县以“一社区四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永仁县紧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求,锚定“幸福就在幸福里”的关爱服务目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基础上,统筹建设“幸福里·朝阳社区”,整合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一站式保护中心等职能,形成“一核引领、四翼联动”的服务格局,实现未成年人关爱“一站式受理、全流程响应”。
阵地联动聚合力 服务闭环暖童心
走进“幸福里·朝阳社区”,各中心功能既清晰又紧密衔接,救助保护中心里,工作人员正通过信息平台核对困境儿童补助发放情况,今年已为32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落实月均134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将458名家庭困难未成年人纳入城乡低保;法治教育中心组织下,“模拟法庭”、小法官成长营等活动热火朝天,19位法治副校长开展40堂生动课程,全县1万余名师生接受了趣味法治培训;一站式保护中心的心理咨询室里,专业团队为孩子开展心理疏导,累计建立健康档案7500份;校外活动中心则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天地”,暑期托管、兴趣班等服务覆盖400余人次,更有26名孩子在省级比赛中获奖。
“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交办”的模式让服务更高效。8岁的小田父亲突发疾病后,社区接到求助当天就联动多部门协调,为其母亲承担部分抚养费,民政部门启动临时救助申请,学校发放困难补助,如今小田已安心返校成了“优秀小助手”。这样的案例,在社区还有很多——累计受理救助申请并解决问题79件,这里已成为孩子们口中的“暖心港湾”。
精准施策强根基 三色管理护成长
“孩子情绪波动大,属于黄色预警,我们每周上门家访,同步对接学校辅导孩子学业。”社区工作人员翻开动态台账介绍,通过教育局、民政、政法等部门联合摸排,全县1.8万余名未成年人建立“一生一档”,按风险等级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红色高风险对象落实“多对一”包保,联合心理专家、司法社工介入;黄色中风险对象定期走访、特殊关爱;绿色低风险对象纳入日常关怀,实现“底数清、干预准”。
针对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社区联合楚雄州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健康护航”专项行动,深入7个乡镇筛查35名儿童,为16名符合条件的孩子开通康复转诊“绿色通道”,定制“医学干预+家庭训练+社会融入”方案,目前已联合公益组织开展心理支持服务20余次。
多方协同筑防线 长效守护见实效
“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当即关停整改!”近日,由公安、市监等部门“五长”带队的巡查队,对校园周边场所开展整治,已关停违规网吧2家、查处售酒商户3家。这是永仁县强化社会面管控的缩影——通过压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学校监管责任、社会协同责任,构建“家校社”联动体系。
如今,早稻早教托育服务中心提供低偿托育、免费临时照护等服务400余人次,永行社会服务中心开展课后辅导、亲情陪伴活动14场;“五长”执法、“双百”家访等机制常态化运行,守住了“基本生活不困、心理危机不爆、违法犯罪不生”三条底线。
“幸福里·朝阳社区”“四个三”模式入选全省未成年人保护示范案例。家长们自发送来“情系困境儿童,爱如朝阳暖心”的锦旗,便是最好的肯定。
下一步,永仁县将持续推动“幸福里·朝阳社区”提档升级,探索“社区+社会组织+慈善资源”可持续模式,让关爱之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让“朝阳”始终向上,让幸福触手可及。
来源 永仁融媒
责编 张楠 卢格(实习生)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