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博物馆资源与大学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1+1≥2的效果?丽江束河古镇古道藏家博物馆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的一次创新性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丽江束河古镇古道藏家博物馆凭借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藏品、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专业的讲解团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与实践场景;而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则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师资力量以及人才培养体系,为项目注入了理论支撑与创新活力。
双方旨在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课堂局限,构建“馆校联动、学思践悟”的“大思政课”新模式,通过常态化、多元化的合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博物馆专家进校园:把文化传承故事搬进课堂
9月11日,丽江古道藏家博物馆首席讲解员周志衡到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授课,主题为:古道藏家博物馆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与旅游传承。
博物馆专家结合馆藏文物展示,生动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与思政价值,同时与学生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旅游服务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通过导游讲解传递文化中的思政内涵”等问题。
学校师生走进博物馆:让实践教学落地生根
9月13日,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组织四个班级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分批次走进丽江古道藏家博物馆,开展“沉浸式博物馆研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让此前课堂上的“听故事”转变为现场的“探文物、练技能”。
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专业老师与博物馆讲解员共同答疑,引导学生从“旅游服务者”的视角思考:“如何将文物的历史脉络转化为游客易于理解的讲解逻辑?”“哪些细节故事最能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进而传递家国情怀?”
活动最后,师生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召开总结座谈会。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让自己深刻认识到“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旅游专业服务的‘活教材’”,未来在工作中会更主动地挖掘文化背后的思政价值;专业老师则提出,将把博物馆实践纳入课程考核体系,推动“课堂+博物馆”的实践教学模式常态化,与博物馆共同开发更多贴合旅游管理专业需求的研学课程。
此次馆校合作,为丽江文旅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博物馆的实践沃土与学院的理论支撑相辅相成,让学生既懂文化内涵又练服务技能。未来,期待双方深化合作,培育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文旅人才,为丽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