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合唱作品《丰收乐作》亮相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演出

9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在成都城市音乐厅启动。34支群众合唱队伍分为两场展开角逐,红河州梯田谷雨合唱团带来的群众合唱作品《丰收乐作》亮相演出,以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为这场全国性群众文艺盛会注入了浓郁的红河民族风情。


演出中,演员们身着哈尼族节日盛装登台,一曲《丰收乐作》以哈尼族“乐作舞”的韵律为底色,既保留了民间音乐的质朴气息,又展现出专业的合唱控制力。

男声部运用饱满的胸腔共鸣,唱出铿锵有力的劳动之声,如春雷滚过红土高原;女声部则以清亮的头声描摹丰收的欢愉,似谷粒在阳光下轻盈飞扬。歌声从极弱到极强的自如转换,既体现了合唱团员扎实的气息功底,也展现出指挥对作品情感的精准把握。


据介绍,《丰收乐作》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生动展现了红河地区丰收时节的热闹景象。旋律融合了当地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元素,节奏欢快活泼,仿佛能让人看到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后收获满满的喜悦画面。歌声中传递出的不仅是对丰收的赞美,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多声部的巧妙配合,将民族风情与音乐之美完美交融。此次演出恰逢秋分与丰收节,《丰收乐作》既唱出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更唱响了千年农耕文明的时代回音。

“丰收,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密码。”秋分时节,我们庆祝的不仅是物质的丰盈,更是精神的传承。歌声散去,但丰收的喜悦仍在延续。“我们来自红河州各行各业,能够代表云南参加全国群星奖,感到非常自豪。”演员孟小雪说,“虽然累并快乐着,但我们想要让世界听到红河的故事,也希望以这首歌为契机,让大家感受红河火热又淳朴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丰收乐作》的演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跨越40载,最长者64岁,最年轻者24岁,大家因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舞台的向往聚到一起。当歌声响彻群星奖舞台的时候,红河州的演员们用精湛的唱腔,将红河州的民族风情与音乐之美呈现,让大家随着歌声一起领略了红河的美。

从红河哈尼梯田的田埂到群星奖舞台,《丰收乐作》不仅是一首合唱作品,更是一次文化的传递、一种情感的共鸣。它让我们看到,当民族音乐与生活主题相遇,当传统文明与当代舞台相碰撞,便能绽放出打动人心的力量。正如秋分时节的大地,既有丰收的厚重,也有新生的希望,《丰收乐作》的歌声,也将带着这份喜悦与热爱,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成为连接地域、民族与人心的温暖纽带。


文旅头条通讯员 孙思漫 文

主办方 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