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丰收的喜悦不仅洋溢在田间地头,更激荡在人们的心中。在南华县龙川镇第五届农民丰收节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脱贫攻坚重点知识抢答赛”激烈上演。这场没有汗水和泥土的“脑力竞赛”,以其独特的方式,重温奋斗历程,巩固脱贫成果,凝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成为丰收节上一道亮丽而深沉的风景。

以赛促学:田间地头变成“政策课堂”
当割稻摸鱼的欢声笑语暂歇,知识竞赛的擂台在稻田边悄然搭起。没有紧张的体力角逐,取而代之的是智慧的碰撞和知识的交锋。来自龙川镇属29个村(社区)按片区组建的7支代表队齐聚一堂,每队由4名(2男2女)熟悉村情民情、了解政策的基层骨干或脱贫群众代表组成。他们将在这片象征丰收的土地上,展开一场关于脱贫攻坚政策、成果及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知识的特别较量。

比赛题目设置紧扣实际,涵盖了“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产业扶贫政策、驻村帮扶机制,以及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内容。这些题目并非枯燥的条文,而是过去几年间,龙川镇干部群众亲身实践、奋力拼搏的鲜活记忆和行动指南。
激烈角逐:“抢答器”点燃现场热情
下午一时,比赛正式开始。主持人念出题目,“请问,‘五个一批’工程具体指什么?”“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的主要对象是?”……题目刚一念完,各队代表迅速起身抢夺话筒。抢答成功的队伍,队员间迅速低声交流,给出准确答案;偶尔抢答失误或回答错误,台下观众则发出惋惜之声,随后又为正确答案报以热烈掌声。

比赛分三轮进行,节奏紧凑,气氛热烈。选手们全神贯注,对政策条款、数据标准对答如流,展现出对脱贫攻坚知识的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台下,从田间劳作后赶来的乡亲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他们不仅为各自村的代表队加油鼓劲,更在无形中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政策再学习、再教育。每当有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被提出并解答时,人群中便响起共鸣的议论声和会心的笑声。
凝聚共识:从“脱贫路”到“振兴路”的接力
经过近一小时的激烈比拼,最终根据总分排名决出了一、二、三等奖及鼓励奖。但比奖项更重要的,是比赛所带来的深远意义。一位参赛的村干部赛后感慨:“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又系统地把脱贫攻坚的政策和知识复习了一遍。这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过去为什么能成功,也提醒我们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要继续用好这些宝贵经验,不能松懈。”

龙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丰收节这个庆祝成果、展望未来的节点上设置知识竞赛,寓意深刻。“它提醒我们,今天的丰收喜悦,离不开昨日脱贫攻坚打下的坚实基础。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既能巩固干群的政策知晓度,更能激发大家铭记奋斗历程、珍惜当下成果、携手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内生动力。”
这场在稻香中举行的知识竞赛,不仅是对过去一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温故知新,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思想动员。它用知识的力量,为物质丰收的节日增添了精神的厚度,清晰地传递出这样的信号“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龙川镇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饱满的智慧,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稳步前行。

来源 南华县龙川镇
责编 张楠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