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窑火不息,万里瓷路绵长。9月27日,2025年“瓷聚东方•一带一路”亚洲陶瓷艺术作品展暨国际陶瓷学术交流活动在建水崇正书院正式拉开帷幕。中共红河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字振华,红河学院党委书记洪波,景德镇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熊震宇,红河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生超,中共建水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钟红荘,以及景德镇学院、省教育厅、州人大、州政协、州教育体育局等单位领导和国内外艺术家代表出席开幕式。
字振华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红河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的重点培育对象,围绕“2025年实现紫陶文旅产业链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的目标,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创新拓展多元业态。如今,构建起“紫陶生产—加工—营销—文旅”的全产业链,推动紫陶文化与旅游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发展,让兼具艺术价值与实用功能的建水紫陶,逐步走进大众生活,千年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前景愈发壮阔可期。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以陶瓷为桥梁,在主题论坛、艺术展陈、专家讲堂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通过多元人文交流,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亚洲各国的文明互鉴,延续传统友好合作关系。
参展艺术家代表金炳律(韩国)在交流发言中表示,此次来到中国,不仅看到了千年紫陶等传统技艺的鲜活传承,更加感受到中国对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的重视。期待在接下来的学术交流中,与各国同行深入探讨陶艺创作的新思路,为亚洲陶瓷艺术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为构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世界,贡献当代陶艺家的智慧与力量。
洪波说,本次展览展出的近400件陶瓷艺术精品,形态各异,技艺精湛,既有对传统技艺的致敬与传承,也不乏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与探索。它们不仅是艺术家们个人才华与情感的凝结,更是我们感知历史、触摸时代、畅想未来的重要窗口。借助这次活动,也将打开一扇向世界展示中国陶瓷技艺和陶瓷文化魅力的窗口,推动中国陶瓷文化和陶瓷教育“走出去”和“请进来”。
熊振宇表示,来自亚洲12个国家的361位陶艺家的作品汇聚于此,不仅是一次陶瓷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这些作品承载着各国陶艺家的智慧与情感,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充分彰显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理念和精神内涵。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的主持人,向大家发出倡议,欢迎大家秉承“合作、传承、创新”的精神加入到教席大家庭,为推动陶瓷文化在全球范围的繁荣发展共同努力!
钟红荘代表建水县委县政府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建水紫陶产业走出的特色发展之路。钟红荘表示,近年来,建水县“陶旅融合、陶茶融合、数字紫陶”等新业态方兴未艾,目前长期定居建水并参与紫陶产业发展的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和从业者已达3500余名,全县2749户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活力迸发,今年紫陶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大关!这份成绩,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更是产业振兴的硕果。千年陶路,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倡议,如一座横跨时空的文明长桥,串联起了各国璀璨的文化记忆。期盼各位艺术家能以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碰撞出思想火花,激发出创作灵感,孕育出更多兼具时代气息与艺术深度的传世之作。同时诚挚邀请各位嘉宾朋友,在活动之余,漫步临安古城的青石板路,品味建水美食的独特风味,亲身体验淘一把紫陶壶的乐趣,深度感受“陶在城中、城在陶中”的迷人文化魅力。
致辞环节后,与会嘉宾领导为2025年“瓷聚东方•一带一路”亚洲陶瓷艺术作品展暨国际陶瓷学术交流活动启动、开幕!
随后,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代表们,在特制建水紫陶土坯上留下姓名与寄语。这些承载着各国艺术家心意的陶坯,将作为本届展览的“艺术纪念”被永久珍藏,成为本次活动跨国文化交流的珍贵见证。
据了解,本次活动为期12天,除线下展览外,还将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桌交流会及文化考察等系列活动。此次展出的中外陶瓷作品涵盖传统陶瓷、现代陶艺、陶瓷设计等多个领域,集中展现亚洲陶瓷艺术的多元风格与发展脉络。
指尖流转的是千年技艺,窑火淬炼的是文化根脉。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近距离感受陶瓷文化魅力的机会,更将推动亚洲各国在陶瓷艺术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为世界陶瓷文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 建水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 张楠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