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一条大河”国际影像展即将启幕

第十三届“一条大河”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将于2025年10月1日至4日启动主体活动,展览持续至10月30日,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镜头架起澜湄文明对话桥,也为游客市民打造“边走边看”的文旅新体验。

六国摄影师齐聚,镜头里的“澜湄双向对话”。本届影像展展出涵盖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艺术家作品,通过交流展与学术研讨,六国镜头将共同呈现“一条大河”的共生之美。

七个展区“遍地开花”,家门口邂逅高品质艺术。展览打破“美术馆围墙”,构建“城市+社区+街区+乡村+景区”的全域展览网:


傣族园展区将摄影展巧妙融入村民的民居、日常生活和文化环境中

告庄西双景展区,将展览布置到文创园区中


勐远仙境展区将展览布置在溶洞中


望天树展区将展开布置在自然环境中,人流量最大的游客走步道旁



勐景来展区将摄影展巧妙融入村民的民居、文创店和村寨庭院中

傣族园景区设 “一条大河” 学术展、首届中国手机摄影大展全国巡展(西双版纳站)、院校展、邀请展、交流展等单元,集中展出流域五国摄影师作品及国内摄影作品精品;告庄西双景的街区展融入文创氛围; 1920 艺术馆的社区展,将《典藏山河・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秘卷》带到居民身边;景洪市曼听御花园、勐海县勐景来、勐腊县望天树等景区的驻地创作展,更让游客在雨林、古寨中遇见“新鲜出炉”的艺术家作品——这些作品均来自“第二居所”驻地创作活动,艺术家扎根西双版纳,围绕民族文化、生物多样性创作,自带 “在地温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五所高校摄影系近30名学生作品将亮相院校展,青年视角为影像展注入活力;西双版纳、保山等州市摄影家协会的精品,则在交流展中展现云南本土影像力量。

摄影小镇“落地生根”,文旅融合有了长期样板。不同于往届,本届影像展首次启动“云南摄影小镇”建设 —— 依托傣族传统干栏式建筑,在傣族园打造“创作+展览+生活” 的艺术聚落。“不只是办一次展,更要留下一个文化地标。” 小镇将吸引艺术家长期驻留,形成“创作-展览-文旅消费” 的闭环,为边疆文旅融合提供可复制的样板。此外,展览还设“最佳自然生态奖”“最佳民族生态奖”“优秀展览奖”“优秀摄影师奖”“青年摄影师资助奖” 等奖项。

傣族园活动一览

本次影像展不止于观看。我们特意将展览延伸至整个傣族园,策划了与之呼应的文化体验活动。希望您能放慢脚步,在光影定格的瞬间之外,于真实的歌舞、技艺与生活气息中,全方位地感受傣族文化的温度与魅力。

一、金秋泼水 十一狂欢

活动内容:泼湿全身,幸福终生!拿起水盆,加入这场泼水盛宴,将最美好的祝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激情欢腾的傣迪,掀起夏日浪潮,在象脚鼓的节奏与电子音乐奇妙结合中,抛去一切烦恼,忘情舞动。

二、“豪摆”民俗游演

活动内容:节日期间,景区开展大型民俗花车游演,花车队伍在象脚鼓、铓锣的节奏中前行,傣家姑娘随花车起舞,届时游客朋友可以和我们的民间艺人们在新站点前共学共跳傣家团结舞。

三、民俗斗鸡

活动内容:傣族斗鸡是在泼水节、赶摆、婚丧嫁娶时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傣族斗鸡外形精干,鹰钩利喙、性情凶猛,活动期间,可以观看古老而充满刺激的斗鸡表演,体验别样的傣家乐趣。

四、傣韵章哈

活动内容:聆听傣族民间歌手宛转悠扬的章哈演唱,主唱手持纸扇,伴以生动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演唱,以特色乐器进行伴奏,深入感受流传了千年的独特表演形式和唱腔。

五、孔雀东南飞

活动内容:专业的演艺团队以神话故事为蓝本,通过大型实景演绎,模仿孔雀开屏的自然意象,傣家姑娘动作柔美如孔雀翩跹,青年男子扮演神话角色生动再现传说故事。


六、巧手匠心傣学堂

活动内容:傣韵满满的宝藏研学基地,在这里化身学生,跟着傣族艺人学习傣族象脚鼓舞、傣族孔雀舞、民族团结舞,随铓锣和象脚鼓的节奏翩然起舞;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扎一盏水灯寄寓心愿、缝制一枚傣家香包珍藏蕉雨的清香、制作一朵清丽头花别在发间,绘制一份专属的傣族园记忆。

七、傣家婚礼

活动内容:傣式婚礼充满诗意和温情,拴线、诵经、滴水都是傣家婚礼的重要步骤,游客朋友可以参与到婚礼当中来,在柔情傣乡,举办一场温馨浪漫的傣式婚礼。

八、跳响竹竿

活动内容:竹竿舞规则简单却充满挑战,两根长竹竿平行放置于地,按节奏敲击地面,游客可以看准时机,在竹竿开合间隙跳跃,脚步随着节奏变化,体验傣家的欢乐节奏。

九、沉浸非遗

活动内容:节日期间,在曼春满非遗展示街区展示傣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织锦、象脚鼓制作等),游客朋友也可体验傣族慢轮制陶,古法造纸,贝叶经文刻写。

“国庆来西双版纳,逛景区、看影像、品文化,一次旅行多重体验。”10月的西双版纳,正以镜头为媒,等待世界共赴这场“澜湄影像之约”。

来源: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

责编 李舒琪

校对 张楠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