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十四五”交出亮眼成绩单 五大亮点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10月10日,红河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综合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以来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创新做法和实践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段时光的落幕也预示着新征程的开启。五年来,红河州紧紧围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开创发展新局面”总纲,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突破性成效,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蒙自市城镇化进程迈出关键步伐 图源:蒙自市融媒体中心

高质量发展更加稳健。经济总量再攀新高,继2019年突破2000亿元后,2025年将突破3000亿元,实现千亿级跨越。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8万元,较2020年提升超1.3万元,连续四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占全州经济总量比重首次超过50%,近三年产业投资占比连续高于60%,民间投资占比同步保持在50%以上,民营经济占据全州经济总量“半壁江山”,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突破;城镇化进程迈出关键步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高质量发展根基更加坚实。

彝族群众在建水古城表演烟盒舞 图源:建水县融媒体中心

“三个示范区”建设更加深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形成样板。全州经济总量保持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前列,先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5个、示范单位7个,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个、模范个人4名。建成49个边境幸福村,2024年沿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559元,较全州农村平均水平高出2128元,形成“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红河实践。绿色低碳发展示范筑牢根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2024年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8.3%,异龙湖2025年有望实现劣Ⅴ类水质脱劣,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绿色能源装机899.75万千瓦、占总装机的76.5%,率先完成全国首笔总量最大的国债防火阻隔项目碳汇交易,绿色成为全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开创新局。围绕“口岸腹地一体化”发展思路,推动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实现从“沿边开放”向“全域开放”转变。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与已投用的三座跨境大桥共同构成“四桥连两国”的开放通道新格局。

蒙自经开区园区跻身千亿级园区行列 图源: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图库

屏边天然虾青素生产基地 图源:屏边博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特色经济更加多元。资源经济成效显著,绿色硅产业实现“从无到有”,锡、铟等稀贵金属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持续攀升,建成全球最大天然虾青素生产基地,重点资源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7%,初步实现从资源开发向产业转化的跨越。园区经济集聚成势,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跻身全省千亿级园区行列,云南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投产运营,弥勒产业园区入选全省3个承载低空制造业的重点园区之一,全州开发区增至14个、达成“县县有开发区”目标,初步实现从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的转变。口岸经济提质升级,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建设名单,中越铁路“一箱到底、重进重出”专列成功运行,2024年全州口岸进出口货值、货运量居全省第2,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产值实现高速增长,初步实现由“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的升级。此外,路衍经济推动运输链与物流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流域经济推动互利共赢的大开发大开放格局加速构建,低空经济跻身全省第一梯队,“旅居彩云南・红河最好在”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多元业态共同撑起红河经济新增长极。

推动医养深度融合促进百姓福祉提升 图源:“健康开远”微信公众号

社会民生更加普惠。综合交通取得标志性突破,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首条城际高铁建成开通,红河蒙自机场具备起降条件,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成型。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有力,收入1万元以下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动态清零,蒙自“622”等联农带农模式获全省推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增长3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差距较2020年缩小0.33,共同富裕底色更加鲜明。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持续稳固。公共服务能级显著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提质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开远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图源:州农业农村局

安全保障更加坚实。粮食安全底线牢牢守住,建成高标准农田356.3万亩,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21年增长。能源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电力总装机从2020年的715.23万千瓦提升至1176.27万千瓦、增长64.5%,电力生产平稳有序,能源安全与经济增长实现“双保双赢”。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生产安全事故下降率居全省前列,连续31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应对台风“摩羯”影响有力有效,紧急避险转移安置群众3.2万人,9起成功转移避险案例在全省推广。强边固防能力持续增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体系不断完善,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坚决守好祖国西南大门。

“十四五”的五年,是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硕果累累的五年。“5个更加”的成就,既是经济强根基的“硬支撑”,也是示范树标杆的“软实力”,更是民生暖民心的“实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红河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十五五”,红河州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红河新篇章。

文旅头条融媒体通讯员 孙思漫 李梓毓 常一鸣 吴富水 文/图

责编 张楠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