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成都电(融媒体记者 兰芳 文)10月12日,第二十届群星奖音乐类终评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歌剧厅火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7支优秀音乐作品同台竞技,其中,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昆明市文化馆与东川区文化馆联合创排的民族器乐合奏《响到一起来》,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创新的艺术表达赢得满堂喝彩。

一声彝族海菜腔清亮婉转,如云破月。随之,佤族木鼓震动胸膛,基诺族太阳鼓唤醒山魂,“口得”“奇科”交织出林间絮语……十余种云南民族乐器次第响起。


《响到一起来》以云南26个世居民族的音乐为底色,巧妙融合现代编曲理念,生动勾勒出一幅多元共生、团结奋进的民族音画。佤族木鼓敲出山野的雄浑,“口得”与基诺族太阳鼓传递着古老村寨的呼吸,傣族铓锣回荡起水边的清韵,“奇科”等特色打击乐交织出劳动与欢庆的节奏。同时,马林巴、钢片琴等现代乐器的融入,为传统音色注入崭新层次,构建出一场跨越时空的器乐对话。


《响到一起来》不仅是乐器合鸣,更是心灵共振。该作品的主创介绍,这个名字一语双关,起初考虑用“想念”的“想”,后来改为“响声”的“响”。大家鼓声响在一起、歌唱在一起、幸福劳动在一起,心想在一起,寓意着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共存,唱出各族人民“响到一起来,想到一起来”的共同心声。

为打磨这部作品,主创团队于2023年深入云南多个少数民族村寨采风,采集最原始的乐器声响与最真实的生活脉动。历经17次精心修改,最终确立以“器乐对话”呈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创作主线。该作品不仅在2024年7月荣获云南省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更实现了三重创新:将佤族木鼓等非遗乐器与现代音色融合,构建传统与现代对话场域;以基诺族太阳鼓为基底,融入云南多民族音乐元素,形成多元一体声音图谱;在保持群众文化属性的同时,通过专业化作曲编排和演奏技法,提升艺术水准。这部多年磨一剑的作品也实现了从地方奖项到国家级舞台的跨越。
结束了精彩的演出后,演员们难掩激动和喜悦,参加活动的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连连称赞,向演员竖起两个大拇指,“你们的演出太棒了,要给你们双赞!我们就是要把音乐玩到大家都喜欢,把音乐玩进大家的心,这才是群众艺术最动人的样子。”

本届群星奖终评自9月23日在成都启动,继群众合唱、广场舞比赛圆满落幕后,音乐、戏剧、曲艺、舞蹈等门类的角逐从12日开始陆续在成都、重庆两地展开。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选送的布依八音《回家》,红河州文化馆等单位演出的群舞《云上梯田》随后将在重庆的舞台再现云南风采。

图 群星奖组委会
编辑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