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至27日,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教授喻庆国一行到龙陵调研考察湿地建设。在龙陵期间,调研组一行采取听、查、看、问的方式,先后深入江中山子保护区、勐糯镇大小海湿地、木城乡怒江流域段和象达镇勐蚌村湿地等地,重点就龙陵怒江流域自然生态保护及湿地建设、鸟类资源、鱼类资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为龙陵县湿地资源建设把脉问诊“开良方”。
通过实地调研和听取汇报后,专家组强调,地处龙陵段的怒江与缅甸一衣带水,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气候条和多样的自然生境为湿地的鸟类资源、鱼类资源的生存(栖息)、繁衍等孕育了“天然居室”。加之沿江两岸自然生态景观壮观且多样、历史文化悠久且丰富,具有“一江两国”的风情。特别是堪称怒江“第一大回湾”的江中山,平缓的水流为野生鱼类的回游、繁殖提供了场所和通道,同时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从其周边通过。龙陵申报国际级湿地公园,既有利于生态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又有利于生态品牌的打造与发展;既有利于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县域生态的转移支持,更有利于向周边区群众释放生态红利和加快脱贫增收致富步伐。
专家组认为,怒江流域龙陵段属低海拔、高纬度的干热河谷地带,森林生态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在世界湿地公园建设中具有代表性和唯一性,具备申报国际湿地公园的条件。一旦申报成功,它将成为龙陵县境内的第一个生态湿地和怒江流域中缅(中国和缅甸)境内最后一个国际生态湿地。
云报文旅全媒体 李亚 文
通讯员 郁云江 朱昌维 孙兴旭 图
编辑 郭秋月
审核 施颖 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