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它们存在于街头巷尾
沾染着满满的烟火气息
仿佛咬下一口就能饱尝世间各种滋味
来楚雄旅游,这些小吃一定要尝尝
姚安臭豆腐砂锅米线
臭豆腐砂锅米线选用发酵好的姚安臭豆腐作为原材料,加上水嫩的姚安粗米线,用特制的砂锅和清泉水烹饪,最后放入肉酱、葱花、芫荽、薄荷等佐料,味道极美!
姚安人的一天从一碗热气腾腾的臭豆腐米线开始。这一碗米线牵动着无数游子的味蕾,不仅是为一饱口福,更是一份实实在在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在天气渐凉的秋天,吃上一碗臭豆腐砂锅米线,暖胃又暖心!
姚安椒盐饼
在一众口感香甜的饼中,咸味的椒盐饼独树一帜,微甜的面饼混合着葱花、鸡蛋、肉末,一口咬下,满口留香,恰当好处的酥软,让香味在口中弥漫,久久不散。
椒盐饼做法简单,把和好的面分成小团,里面加上香油、胡椒粉、葱花,放在锅上压扁,饼的中间放上肉末,再抹上鸡蛋糊,然后把锅放在木炭火上,锅上面再放一层木炭火,上下一起烤,烤出来的饼两面金黄,香酥松软。
南华阳麦粑粑
阳麦粑粑选用上等阳麦面制作,采用传统发酵方法,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做好的面团根据口味加入苏子、花生、豆米、豆沙等馅料,也可以什么都不放做成素饼,通过炕、蒸、油炸等方法制熟。
制熟的阳麦粑粑闻起来有一股麦子的清香味,嚼起来软糯有劲道,越嚼越香,吃完唇齿留香。
南华烧饵块
在南华十字街,随处可见卖烧饵块的小摊,一个火盆上放置一张铁丝网,下面是烧红的栗炭火,摊主将一块块白色的小圆饼放在铁丝网上翻烤。
南华的饵块比较薄,吃起来口感好,用炭火烤制,受热均匀,饵块烤出来软糯香甜。酱料有香辣酱、麻辣酱、甜辣酱、乳腐酱、蘑菇酱、花生酱等多个口味,而且配料丰富,有榨菜、折耳根、豆芽、土豆等20多种佐料。
永仁宜就石磨凉粉
宜就凉粉,和别处做法不同,是用手工石磨磨制而成。这样做出来的凉粉,嚼到嘴里既细嫩润滑又很有韧劲,且保留了稻米的香味。
软滑有韧劲的凉粉加上葱段蒜末,配上特制的麻辣鲜香佐料和宜就梨醋,吃起来酸甜可口、开胃健脾。
永仁宜就龙泉豆花
龙泉豆花是永仁宜就一道有名的传统小吃,以小黑龙甘泉和优质黄豆为主料,用纯手工制作而成。豆花质地爽滑鲜嫩,味道鲜香甘甜,有宽中益气、清热消炎、生津止渴的功效。
龙泉豆花可以分为甜、咸两种吃法,根据个人喜好食用,甜的一般直接加入红糖或白糖即可,咸的一般加入红油辣子、花椒、葱花、盐、醋、姜、蒜等佐料,麻辣鲜香。
永仁米花糖、麦芽糖
麦芽糖和米花糖,对许多人来说是舌尖上的一份童年记忆。记得小时候,只要一听到麦芽糖小贩的叫卖声,就会向大人要上几角零钱,或从家中找一些没用的废品,去换上那么一丁点儿麦芽糖,便能获得极大的满足。
永仁的米花糖,整体呈发亮的奶白色,香甜酥脆、爽口化渣、食后有稻谷的清香余味。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云南人,可能对儿时吃过的一种名叫“高粱饴”的糖有印象,这种糖在永仁地区的村寨里仍然还有,叫麦芽糖。
石羊古镇小土饼
在大姚石羊古镇的街巷里,随处可见现做现卖的小土饼。刚出锅的小土饼颜色金黄,吃到嘴里松软香甜,其间夹杂着一股薄荷的清香,是老人小孩都爱吃的一款面点。
小土饼做法考究,选用大姚当地优质小麦粉和荞面混合,加上香油反复揉和做成面皮,再把白糖、花生、酥子、还有晒干的薄荷叶捣碎,用烧熟的香油调和做成馅料,做成饼型后放到烙锅里烤熟,香味浓郁。
石羊古镇菜盒子
菜盒子是大姚石羊古镇的一道特色小吃,外壳呈金黄色,内里装满水腌菜及韭菜、豆芽等馅料,做好的菜盒子外皮酥脆,馅料可口。
菜盒子制作工序复杂,要先把面糊舀在专门的模具里,放进热油锅炸出外壳,然后把壳里稀的面糊倒出来,装上韭菜和豆芽馅,再装满面糊放入锅中炸熟。
禄丰琅井松毛豆腐
琅井松毛豆腐因产自“古滇”九井之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琅井而得名。过去运盐马帮停驻琅井,都会纷纷“闻香下马”,就着清冽的小灶酒,围着烤架边烤边吃,笑谈人生。
豆腐放在铺满青松毛的碳火上慢炙,再配上秘制汤汁佐料,吃起来香酥可口,并伴有松毛的清香,回味无穷。
元谋泡果
泡果是元谋独有的传统名点,民间制作已有70多年的历史。
泡果选用精白糯米、饴糖、白糖、花生油、黄豆浆、鲜芋头、蜂蜜、芝麻等为原料加工而成,表面金黄油亮,内呈雪白网状,似丝瓜瓤,入口香酥蜜甜,泡如棉花,细腻无渣,老幼皆喜。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李银娟 文
李银娟 云南楚雄网 图
责编 沈艺
审核 施颖 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