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市场监管局多举措保障餐饮复工市场稳定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应对网络订餐需求上涨,保障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处面向行业发布餐饮服务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同时,把监管工作从线下延展到线上,从多方面采取举措,确保网络订餐安全, 强化网络服务监管,维护昆明市餐饮业市场秩序的稳定。

聚焦实体 强化经营主体防疫自觉性

据了解,在接到市场监管部门的通知前,各餐饮单位继续暂停厅面服务,只提供外带和网络外卖服务,禁止堂食,避免人员聚集造成的传染风险,恢复经营时间将视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另行通知。餐饮服务单位应在显著位置张贴“不提供堂食,仅供外卖”的提示;并配合做好“云南抗疫情”微信小程序的推广工作。

不仅如此,餐饮服务单位要全面了解员工动态,并进行登记管理,近期到湖北省等疫情严重省份的员工,目前仍未返回昆明的,餐饮单位负责人应通知其暂时留在原地,待疫情稳定后再返岗;节前或节后已回到昆明的,餐饮单位负责人要通知其第一时间向住宿地社区(村)居委会报告,并严格落实14天隔离观察,期间不得上岗;并要求餐饮企业所有员工对待疫情,不得隐瞒,如有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要及时报备。

在此基础上,餐饮服务单位应做好员工上岗前健康检查,每天进入经营场所前,应安排专人给员工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方可入内工作,并要求所有员工正确佩戴口罩,按照六步洗手法勤洗手,定期对手部进行消毒;并要求员工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对场所及设施进行消毒,建立消毒记录,详细记录消毒时间、消毒用产品、消毒方法,对于出入口增加消毒频次。

聚焦食材源头 让群众吃的安全放心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人员聚集依然存在传播疫情的重大风险,各餐饮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消除侥幸心理。为此,餐饮单位必须严格采购进货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原料及产品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特别是对畜禽类动物的采购,必须按要求索取供货商资质和动物检疫证明,仔细检查动物及其肉类外观是否正常,确保来源可溯,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肉类及肉制品;不得饲养和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禁止采购、经营、加工野生动物。

为了让广大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餐饮单位在烹饪时应注意烧熟煮透,确保达到食品中心温度要求,严格做好餐饮具清洗消毒,对加工工具,如:刀具,砧板等工器具要及时清洗,定期消毒,待用时要放置于密闭的保洁柜中,外卖食品一律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一次性餐具。同时,复工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开办方要做好餐饮具消毒,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实施错峰开餐,倡导盒餐外带、采取分餐制,避免集中用餐。落实防控措施,消除餐饮环节疫情隐患,确保顺利平稳复工。

聚焦线上 多举措确保网络订餐安全

在根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餐饮服务单位暂停堂食的要求,以及大部分餐饮企业主要开展网络经营的情况下,为确保外卖平台和入网经营户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昆明市市场监管局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网络餐饮食品经营的监管。

昆明市市场监管局约谈了美团和饿了么两个主要外卖平台的区域负责人,组织学习了省、市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平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入网经营者资质,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开展送餐人员的健康排查,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加强送餐工具、用具、容器的清洗消毒,做好个人防护。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订餐的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通知》要求开展入网经营者线上线下同步检查,根据网络巡查掌握的入网经营者信息,对其线下实体店进行现场核查,杜绝无证、套证、超范围经营、超加工能力供餐等违法行为;督促入网经营者落实食品及原材料、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有完整的进货验收台账、供货方资质、检验(检疫)报告等,禁止加工经营野生动物,从食材源头上把好关。

众所周知,网络订餐安全链条长,外卖延伸了餐饮从制作、分装到消费者食用的整个过程,因此,送餐环节成为网络餐饮安全风险控制的重点。对此,昆明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强对外卖平台配送站点的巡查,重点检查送餐人员健康证是否齐全,是否有晨检记录、送餐箱清洗、消毒记录,是否有相应的防护用品并按要求使用等情况,避免送餐过程中对食品造成污染。鼓励外卖平台推行“无接触配送”服务,送餐人员与消费者协商将外卖食品放置在指定位置,通知消费者自行取餐,减少面对面接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最后,昆明市市场监管局将联合外卖平台提出“暂别厅面服务、外卖与您相伴”的倡议,号召广大餐饮商户暂停厅面服务,守法经营,号召广大消费者加强疫情防控意识,减少聚集,并在平台APP的主要页面进行公益宣传,扩大影响面,营造平台、商家、消费者共同参与疫情防控的良好氛围。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罗霞 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胡四美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