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简介

云龙县位于大理、保山、怒江3个州市结合部,地处滇西澜沧江纵谷区,国土面积4400.95平方千米,最高海拔3663米,最低海拔730米,是大理州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因“澜沧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而得名。云龙是集山区、偏远、贫困、民族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有白、汉、彝、苗、傈僳、阿昌、回等8个世居民族,共25个民族成份,总人口20.8万人,辖7乡4镇86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7%。

云龙历史悠久。有2100多年建制历史,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比苏”县,后历代称尹州、云龙赕、云龙甸军民总管府、云龙州等,曾为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先后经历了汉代的农业开发、两晋后阿昌部落的农牧经营、南召时期至大理国时期的诺邓盐井中兴、元代顺荡井的开发和云龙甸农牧业的兴盛。1913年改州为县,直属省,1950年属大理专区,1956年属大理。

云龙文化灿烂。多样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历史遗存遍布全境。有46项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位居大理州首位,“耳子歌”、“吹吹腔”、“力格高”等具有鲜明的山地白族风情,有“诺邓白族乡土建筑群”、“沘江古桥梁群”、“顺荡火葬墓群”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曾涌现出杨名飏、王九龄、董泽等重要历史人物。

云龙山河壮丽。怒江、澜沧江、沘江由北向南纵贯境内,受江水的强烈切割,山势磅礴,谷地幽深,形成了高山峡谷相间、山河地貌壮丽的形态,出现了世界罕见的地貌“天然太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原明珠”天池,壮美的澜沧江高峡平湖等自然奇观。境内山青水美、风光秀丽,有天子山、清水河、志奔山、凤凰山高原森林草甸等众多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有“中国美丽田园”检槽稻田景观。

云龙资源富集。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锡、铜、铁、盐、板岩、大理石等62个金属和非金属矿点。有大小河流11条,理论蕴藏量364万千瓦。泡核桃、茶叶、麦地湾梨、中药材、畜牧等产业得天独厚,有云龙矮脚鸡、麦地湾梨、诺邓火腿、云龙茶、诺邓黑猪5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是全省地标大县。享有“中国核桃第一县”、“云药之乡”、“中国莲瓣名兰之乡”等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