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彝族支系的神秘面纱 丽江市非遗中心开展彝族水田人文化调查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亚 通讯员 何玉娟 文)入夏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缓解,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深入永胜县松坪、光华等乡镇山村田野,开展丽江市境内彝族水田人的文化调查。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支系繁多,据有关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显示,各地彝族的支系多达200种以上,如丽江境内的他留、水田、湘潭、倮倮等均为彝族的不同支系。云南省的水田人,主要分布于丽江市的华坪县和永胜县。华坪县的荣将、温泉、石龙坝及永胜县的松坪、光华、大安、期纳、仁和、顺州、涛源等乡镇,都有水田人分布。

为充分发掘丽江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好丽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丽江彝族水田人的传统文化调查列为2020年的重点工作,以期在做好田野调查等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展示丽江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并在此过程中对已经失传和正在失传的濒危文化开展保护性抢救,为“文化丽江”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永胜县松坪境内水田人主要分布于撒坝子、永红两个村委会、松坪村委会猪窝子村小组等地,人口1377人,占全乡人口比例的17%。松坪的水田人因与傈僳族毗邻而居,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较为明显,其民俗与周边的傈僳族较为接近,服饰与当地的傈僳族完全相同,从制作技艺到到色彩搭配,再到装饰配饰,已完全难分伯仲。

松坪的水田人至今保持着火草纺织的传统,其原料及制作流程与居住在六德乡境内的他留人较为相似,只是在服装的样式和色彩上与他留人有着明显的区别。青、白、黑为主色,沉重的色块配以鲜亮的配饰,展现了水田人独特的审美和有别于其他民族或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精神风貌。

据了解,丽江境内水田人因居住环境不同,在生活习俗、生计模式、民居建筑、传统服饰、民间艺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随着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田野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将陆续为人们揭开彝族不同支系的神秘面纱。

丽江市非遗中心 图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代基凯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