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是中国最珍贵的滇金丝猴的故乡。
滇金丝猴被人类正式命名和科学记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90年,法国的一支动物采集队在德钦白马雪山开展狩猎活动,通过当时在德钦传教的法国传教士比埃特的帮助,得到7只滇金丝猴标本,并将它们全部运回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1897年,著名法国动物分类学家米尔内·爱德华兹对这些标本进行分类研究,对这一物种给出了完整的科学描述。
但从1897年以后,滇金丝猴在它的产地杳无音信,很多人都认为它已经灭绝。
1960年,动物学家彭鸿绶教授偶然在德钦畜产公司看到滇金丝猴的皮,意外证实这个神秘物种仍然存在。1962年,中国学者在野外考察中又发现了它的踪迹。真正对该物种的实地科学考察则始于1970年代末,那次获得三个完整的标本。1979年中国动物学家终于在野外考察中亲眼见到了野生的滇金丝猴种群的活动情况。
1980年代始,滇金丝猴保护受到高度重视,于1983年建立了第一个滇金丝猴保护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而拉开对这一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行动序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成为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吉祥物之后,滇金丝猴的知名度急剧上升。
滇金丝猴是世界上栖息海拔高度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平时多在3500-4500米高度的云杉、冷杉林中活动。滇金丝猴的猴群不大,多为20-60只,为多雄多雌的混合群体,有社群等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