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简介

通海县地处云南省中南部,距省会昆明137公里、玉溪49公里,总面积721平方公里,辖4镇3乡和2个街道,居住着汉、彝、回、蒙古、哈尼等多个民族,兴蒙蒙古族乡是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全县常住人口30.9万人,是云南省除昆明市区外的人口高密度区。

历史悠久,文化流长。通海县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杞麓湖畔生息;汉代开“麊泠水道”(即西南丝绸之路的一支);唐代置“通海都督”,开设“通海城路”;宋代设秀山郡;元代建“都元帅府”,设临安路,统摄今红河、文山一带,直至越南;明代置“通海御”,戍兵屯田;清代,各种手工业兴起,成为滇南货物集散中枢,海外物资集散运转,商贸交易活跃而在云南著称。各时期多民族的文化交融让通海璀璨文化的底蕴更加深厚,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成就了通海“礼乐名邦”、“秀甲南滇”、“冠冕南州”的美誉,名山秀水孕育出人文荟萃,通海明清两代就有举人230余人、进士44人,选入翰林院4人,且大都出省为官。先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物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华诗词之乡” 等荣誉称号。

交通便捷,物产丰富。通海古为滇南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是历史上南下南洋、北上中原、西至天竺的交通要冲,明代中后期经济繁荣,成为滇南货物集散中枢。如今通海上接昆明,下通红河,处于昆河经济走廊的枢纽节点,位于滇南国际通道的门户区。已通车运营的泛亚铁路横贯全境,正在建设的江通高速公路、弥玉楚高速公路将更加有力支撑通海县打造面向东南亚的滇中商贸物流枢纽。通海物产丰富,农业、轻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市场体系相对完善,资源要素辐射半径大,经济发展触角延伸广,为长远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