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挂牌2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助推“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转变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张雨 文)记者从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截至9月11日,普洱市共挂牌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0家,涵盖茶叶、民族服饰、黑古陶、饮食制作及歌舞表演等类型。非遗只有“活”起来,才能真正传下去。普洱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挥文化“扶志”“扶智”作用,积极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传统工艺的学习培训,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转变。

据初步统计,20项扶贫就业工坊中,涉及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近10余人,市级传承人20余人,2019年已实现营业收入约4790万元。这些扶贫就业工坊分布在镇沅、澜沧、西盟、思茅和孟连等地,下面逐一了解一下。

镇沅

黑古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该工坊位于恩乐镇民江村,有两家。一家建成于2002年,是以省级传承人徐世菊为主的制作工坊;另一家是以市级传承人陈敏为主的黑古陶制作工坊,建成于2015年。工坊以传承黑古陶传统制作工艺为主,黑古陶制作技艺工序包括选泥、制泥、拉坯、雕刻、烧制等主要技艺。

太和甜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家工坊以传承甜茶制作技艺为主。其公司建成于2009年,主要以市级传承人段苹为代表,长期在工坊里务工的1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0人,一般户2人,工人工资3000元至5000元不等。

传统酱菜制作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长期在该工坊务工的建档立卡户17人,一般户19人,以传承传统酱菜制作技艺为主。

澜沧

兰花花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促进“拉祜族服饰技艺”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该工坊以“拉祜族服饰工坊”为依托,组织动员近200名贫困人员学习传统技艺,加工生产不同区域、不同款式的拉祜族服装、挎包和其他饰品。2020年参与到工坊建设的员工预计有6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7人,17人中未脱贫人员有4人。



(村民在非遗工坊制作拉祜包)

老达保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坊于2020年在老达保寨成立,非遗工坊涉及全寨119户,共494人。非遗工坊建立后,老达保非遗工坊依托少数民族文化,开发民族歌舞表演等特色旅游资源。同时,还带动了餐饮、住宿、手工制作和农特产品等产业的发展,在拉祜山乡奏响了“唱歌跳舞”实现脱贫致富的新乐章。据统计,2019年末,老达保村民小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4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40元,90户39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快乐拉祜演艺公司演员表演文化节目)


(老达保拉祜族芦笙工坊)

西盟

西盟印象佤族织锦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此工坊在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公司产品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佤族织锦纯手工艺为主体,涵盖佤族传统服装、披肩、围巾、挎包、茶旗、床上用品等日常家居织品。截至2020年,已培训手工织锦技能人才3000余名,培训范围覆盖西盟县5镇2乡,为西盟县2000余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人均年收入达6400元以上。


(翁嘎科镇班弄村佤族织锦基地带头人娜龙夫妇合影)


(公司领导与勐梭镇王莫村佤族织锦基地带头人娜王及织娘合影)

思茅

仕美娘传统饮食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该工坊是思茅区首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以思茅区传统饮食鸡豆腐制作技艺为主。鸡豆腐是思普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菜之一。菜肴中的鸡肉和豆腐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据思茅区文化和旅游局介绍,该工坊提供就业岗位7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人。




孟连

宣抚司礼仪乐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坊建设有生产、传习、展示、销售等综合功能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而得到动态保护,实现了每年参训人员不少于200人的培训任务。


傣族剪纸、金水漏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坊主要以传统工艺为主,依托省级非遗项目,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周边地区少数民族108人就业,脱贫成效明显。



各县区 供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