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两地入围“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怎么做到的?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张雨 文/图)9月14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结果名单,全省共26地入选。其中,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镇在列。


(澜沧县拉祜族摆舞)

此次评选根据《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和管理办法(暂行)》(云文旅发〔2020〕7号)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组织开展“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的通知》(云文旅通〔2020〕22号)要求,4月至8月期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和评审命名工作。在16个州市推荐申报基础上,经评审专家组评审、评审命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形成了本次“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公示期自公示之日起7天。


(景东县安定镇彝族歌舞)

普洱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底蕴深厚,已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靓丽名片之一。此次一县一镇入围,也让更多人了解普洱绚丽灿烂的民族风情,走近神奇美丽的普洱。普洱入选的两个地方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民族众多,民间歌舞丰富多彩,是歌舞的海洋,歌舞艺术令世人瞩目,此次评选依靠民族特色舞蹈——拉祜族摆舞上榜。该舞蹈以表现拉祜族原始宗教礼仪、生产生活、欢乐情绪和模拟动物等为主,是拉祜族女性自娱的民间传统舞蹈,流传于澜沧县拉祜族聚居地区,群众基础广泛,影响极广。对拉祜族人民来说,没有歌舞就像“吃饭没有盐巴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拉祜族人民以摆舞来表达对神灵的感激和敬奉,对超脱自然束缚的理想境地的追求,庆贺丰收和祈望来年平安幸福,企盼人间平等、友善、团结。



由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的“三青”(青云村、青联村、青胜村)民族歌舞是安定镇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三青”居民以彝族为主,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彝族舞蹈充满原始和野性,俗语云,“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正是对安定彝族舞蹈最生动的描绘。此外,“三青”的羊皮舞、大帮腔、彝族刺绣、彝族打歌、跳菜、大筒长号、唢呐等民族歌舞、民间器乐、民间音乐、民间手工艺品还先后成为了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普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保护名录。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