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楚雄州武定县白路镇被正式命名为“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银娟 文)近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命名“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通知,根据《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和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组织开展“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选拔推荐,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组按照评审、抽查程序进行综合评定,云南省共有26个县、乡被正式命名为“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楚雄州武定县白路镇位列其中。

武定县白路镇是一个彝族、苗族、傈僳族和汉族等多民族杂居的乡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白路风格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其中彝族酒歌文化最具魅力。彝族酒歌是武定世居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传统民歌,它古老、粗犷、豪放,已有上千年的传唱历史,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8年6月,武定彝族酒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喜欢饮酒而歌,朋友宾客至,先敬上一碗美酒,唱起优美动听的敬酒歌,所以很多场合,酒歌都起着“以歌代言”的作用。彝族“三道酒”是彝家接待贵客的最高礼仪。第一道酒为“拦门酒”:即在门口迎接客人,彝家人吹响长号,载歌载舞,由盛装的彝家姑娘为客人捧上一杯美酒;第二道酒为“祝福酒”:即在酒宴上向客人敬上双杯美酒,同时还要献上祝酒歌;第三道酒为“留客酒”:即客人要离开主人家时,主人送客到门口,手捧酒杯,唱起送客人的酒歌,请客人喝下离别时最后一杯酒,客人必须把这杯酒喝掉,才能启程。


近年来,武定县通过抓普查记录,抓评选申报,抓保护规划,抓传承培训,抓宣传展示,持续加大武定彝族酒歌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并且认定公布彝族酒歌非遗传承人和培训彝族酒歌民间艺人,通过举办民族传统节日展演展示彝族酒歌,积极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使武定彝族酒歌这一文化传统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如今,武定彝族酒歌已在罗婺大地上广为传唱,成为武定一张靓丽的民族文化名片。

武定看点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