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非遗 | 《阿细先基》:当地彝族人的“根谱”

编者按: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旅游市场的推动引导下,文旅融合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新兴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利用也为旅游业注入了更加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文化遗产旅游已然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同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平衡越来越受到关注,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建立遗产保护标准和完善遗产保护管理,成为未来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索的方向和目标。

截至目前,红河州共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1144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项、省级65项、州级184项、县级881项。为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了解非遗丰富内涵,文旅头条推出"红河非遗"专题,弘扬“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展示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深层次的良好业态。

红河非遗系列稿件(十)

《阿细先基》是当地彝族人的口传创世史诗,发源并广泛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山地区的彝族人聚居地。《阿细先基》当地语称“阿细诺智”,“诺智”即“歌”或“歌曲”,《阿细先基》就是“当地彝族人的歌”。“先基”也是曲调的名称,《阿细先基》就是用“先基调”演唱,内容固定、系统、完整的阿细文化史诗。

《阿细先基》的起源年代无史料可查,有学者认为其萌发于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其原生形态是用当地彝语创作的,千百年来传唱,故长久散落民间。《阿细先基》的主要传承方式有家传、师传、自然传承等。在《阿细先基》的传承人中,以西二镇龙多村的演唱者最具代表性 ,现可向上追溯至九代传人。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经光未然、袁家骅等学人搜集整理,史诗才逐渐得以广泛传播,并与《查姆》《梅葛》《勒俄特依》一起被誉为彝族四大创世史诗,跻身于少数民族文学经典之列,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经典代表。

《阿细先基》的内容分为“引子”、“最古的时候”、“男女说合成一家”、“尾声”四大部分。“引子”即开场白,“尾声”是歌唱结束的余韵。首尾部分主要依据歌唱者和演唱场域的需要而加以变化。“最古的时候”描写了天地万物的起源,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人类早期的艰苦生活、所承受的诸种磨难,以及淳厚的阿细风俗,人与自然的矛盾贯穿诗篇。“男女说合成一家”以男女情爱为发展主线,栩栩如生地刻划了当地人对纯真爱情、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与憧憬,既表达了对现实人生丰富、多维的认识,也流溢着对劳动的永恒讴歌。

《阿细先基》是当地彝族人的“根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体现了当地人探寻自然、认识自然的执著、勇武与睿智,折射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

《阿细先基》是当地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表征,为研究当地人的历史、文化、经济、哲学、宗教、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和独特视角,具有恒久的魅力和多学科的价值。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阿细先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文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责编 李舒琪审核 代基凯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