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坛肉又叫绕腌肉,彝族语叫“喜扎”,是南涧县红星一带彝族人家独特的腌制食品,做法颇为复杂,且对环境和气候条件要求很高(一般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冷凉地区制作的味道最真),所以很多地方吃不到,十八怪中找不着。
热情好客的彝家人常用回坛肉来款待客人,你若有机会一定到红星尝尝。回坛肉味道独特鲜美,但制作过程颇为复杂。传统的做法是:杀年猪的时候,将喷出刀口的热血直接喷在准备好的干萝卜条上(以染红全部萝卜条为准),然后放上适量姜丝、茴香面、红辣椒面、白酒、白糖和少量蒸熟的玉米冷饭,充分揉和后晒干;等猪肉开剥好后,取下最好的三线肉切成宽条(宽4寸长8寸),将肉朝里皮朝外圈绕起来拴上细麻线,放入老汤(煮东坡肉用的汤)中煮成初熟后取出放凉;最后,将准备好的血萝卜条和肉一同放入土坛子中,加入适量凉开水和干辣椒,密封好坛口,在通风阴凉的室内放置三个月后方可开坛食用。食用时,萝卜条取出后直接食用,腌制好的萝卜条红中透亮,吃起来香脆酸辣,炎热的夏季来上一碗爽口到了极点;回坛肉取出来切成簿片,放上少许酱油、蒜末(或者葱花)翻炒或炖热后食用(也有不经加热直接食用的)。加热后的回坛肉色泽鲜亮,味道酸中带香,口感极佳,那种胜似天然之美的鲜香和酸味,很难用言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