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祝米

居住在永平境内的汉族、彝族等,都有送“祝米”的习俗。送“祝米”又称“盘祝米酒”,是添丁进口的人家最为隆重的一项庆祝活动。

送“祝米”的活动在新媳妇生第一胎婴孩的时候最为隆重,婴儿母亲的娘家是继出嫁后花钱多的一次喜事。动辄以送多少“挑子”(担)为荣。送“祝米”的礼品多为米花、面条、猪蹄、红糖、鸡蛋、鸡等产妇在“坐月子”期间用来滋补身体的食品。也有的还要送六色彩饼和寿桃、红蛋、落花生(染红)、福寿桃、桔子等,都取吉利之意。另外,还有小孩穿的各种衣物以及银质十八罗汉、长命锁、富贵圈等装饰品。甚至连小孩的摇篮、摇篮中的小棉絮、小被单,还有裹背、掌腰、肚兜、尿布、婴儿车、玩具等,皆一应俱全。

除此之外,外婆家还送上一坛自酿的米白酒,以示祝愿小孩在长大成人之后,一生衣禄不缺。外婆家在送“祝米”的这一天,要邀约家族内亲朋以及产妇后家的所有亲属一同前往,一路之上,几十担甚至上百担的“挑子”,红红绿绿,浩浩荡荡地往姑爷家送来,场面非常的壮观。

送“祝米”这一天,凡是男女两家亲朋好友,左右邻舍皆会送礼祝贺。以后生育亦送,但多不及头胎隆重。因为送“祝米”的礼品,大多是米面一类的食品,故称“送祝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