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江城三丫果,红了枝头,甜了生活……

“山上有片果,名字叫三丫,红红的像火把,酸酸能掉牙……”每年8月,云南普洱边陲小城——江城,就会多出一抹艳丽的红。此时成熟的三丫果挂满枝头,除了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有让吃货们垂涎三尺的舌尖美味。


一城连三国的普洱市江城县,与越南、老挝山水相连。温和湿润的立体气候、纵横交错的江河溪水、充裕的日照、丰沛的雨量、灵秀的山川孕育出了品种多样的特色水果,三丫果便是其中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奇特的野果,外皮鲜红,果实圆润饱满,像大粒的葡萄和龙眼,因剥皮可见三瓣果肉而得名,因其火红的外皮,当地人又称之为“红恋果”。三丫果入口酸甜多汁,让人满口生津,唇齿留香,当地居民不仅将其当做水果,更能制作成美味的菜肴款待远方来的游客。值得一提的是,三丫果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能止咳平喘,消食化积。


如今,三丫果还成为江城带动村民致富的一带产业。每到三丫果的成熟季,果树红了枝头添了美景,果实则乐了群众富了一方百姓。从2011年起,每年8月,当地政府以三丫果成熟期为契机,举办三丫果节,打造属于江城特色的旅游品牌。节日当中,江城人民会身着盛装,背着盛满三丫果的竹篓,举行隆重集会,分享丰收的喜悦。


回顾往年的“三丫果节”,农户们会把自家的三丫果和创意作品搬上评比台进行比拼。口感奖、造型奖、饮食饮品奖等奖项评奖要求各有特色,而以三丫果为食材原料制作的牛烂烀煮三丫果,三丫果红烧肉,鲜笋炒三丫果等菜系更是令人称绝,出乎意料的搭配让人忍不住想举起筷子一探究竟。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江城“三亚果节”活动有所减少,但并不妨碍群众采摘的热情。在丰收的三丫果树上,缀满了累累果实,当地市民身着少数民族服装,将这一串串、一簇簇、一片片火红的三丫果放进背篓,带来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视觉上的冲击,舌尖上的享受。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光耀 文

江城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