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对孟连人来说,提到水,就绕不开南垒河。千百年来,南垒河灌溉着两岸的万顷良田,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世世代代的灌溉之利、鱼米之裕。如今,孟连县即将颁布实施《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南垒河流域保护条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法治力量守护南垒河,全力打造最美“母亲河”,让孟连人民的“母亲河”时刻展现最美画卷。
(南垒河 李平 摄)
琴瑟相合,南垒河的美丽传说
南垒河贯穿孟连全境,流域面积475.61平方公里,被称为孟连“母亲河”,她哺育了两岸的傣家人。南垒河两岸溶洞深潭、悬崖峭壁、森林古木、激流险滩、芦苇山花接连不断,如黛的群山环抱着翡翠般的河谷,碧波荡漾的南垒河从秀丽的山谷流出,在田园中蜿蜒南去,傣家村寨幢幢竹楼掩映在竹木绿野之中,一路风光无限,引人沉醉!
(刘庆明 摄)
“南垒”这一词在傣语中,意为“追夫河”。相传,很久以前南垒河与南朗河是一对恩爱夫妻,它俩源于一山,同行同止,一直相亲相爱生活长久年数。后来,南朗因故出走,南垒便不懈追逐。南朗为夫,着松明火把赶路(南朗河沿岸长满了松树),松明火把耐燃,南朗走得极快。
(洪流过后的南垒河 李平 摄)
南垒为妻,且怀有身孕,点野竹火把(南垒河沿岸野竹多),野竹火把走走熄熄。眼看两者越离越远,但南垒毫不泄气,一刻不停地追上去,终于赶上了南朗。最终,夫妻尽释前嫌,和好如初,一同汇入湄公河,奔向无边无际的大海。
三山相伴,南垒河畔好风光
南垒河和孟连境内的金山、银山、帕罕山组成了三山一河旅游景区。在南垒河流经的孟连县南段,美丽的南垒河将金山、银山一分为二,金山、银山是傣族人民心中的圣山,而帕罕山则是傣家人朝奉的地方。
珍贵的龙血树生长在层峦叠嶂的莽莽林海和奇特的绿色峰林之中,它那茂密的剑形绿叶,丛生于多分枝顶端,随风摇曳,婆娑多姿。南垒河横穿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的娜允,娜允古镇融合了傣族、汉族的文化特征,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布局景观形态。
位于南垒河畔的孟连金塔,由8个小塔环抱一个主塔构成,主塔高31.68米,每座塔均挂有风铃,每当风吹过,风铃便发出轻脆的叮当声,傣家人认为这是来自于天上的梵音,能让人感受到别样意蕴。孟连宣抚司署与金塔遥遥相对,这座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融傣、汉建筑特色为一体,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袭土司的统治,自明清延续到民国时期,历经500余年的沧桑仍风采依旧。
(孟连金塔)
(孟连宣抚司署)
“神鱼”降临,傣历新年闹腾腾
相传在很久以前,南垒河畔的百姓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佛祖知道后很是同情他们,于是就派神鱼“巴嫩罕”前来拯救。巴嫩罕到来后施展神力,在南垒河中繁殖出无数大鱼,救济百姓于饥饿之中。为了感谢“神鱼”带来的恩惠,每年傣历新年到来之时,人们都会来到南垒河举办“神鱼节”。“神鱼节”期间,人们还要放河灯、划龙舟、祈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幸福美满。
(“神鱼节”盛景)
(放河灯)
(划龙舟)
据悉,南垒河流域保护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公布施行。颁布实施该条例,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兑现生态环境保护承诺的重要表现之一,对进一步规范南垒河流域开发、利用、治理,改善南垒河流域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孟连县文化和旅游局、普洱孟连、李平、刘庆明供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