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金秋丰收季,稻花香,鱼儿肥~洱源凤羽田间唱起丰收调......


近年来,为了洱海源头的保护治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力推进绿色生态种植,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绿色种植全覆盖,绿色和生态已成为凤羽乡村振兴的底色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亮色。

“一沟一沟地薅草,薅完以后,我们就看田里的水,这种就刚好,如果根根露出来,就说明水不够,谷子长出来之后,老鼠就会咬它,那就白种了,如果水太多了,那谷子就长不好。”在起凤村稻田里,张锡花大妈正在薅草,一边摘除生病的稻穗,一边介绍着稻田管护经验。今年,她家种植了4亩多的生态水稻,还在稻田里养了鱼,水稻将以5元一斤的协议价卖给合作社,今年稻田鱼的价格也很好。


凤羽镇起凤村村民 张锡花:每一亩政府给我们一斤到一斤半的鱼苗,放在稻田里养,不喂饲料,它吃田里的稻草、小虫这些,我们的谷子也就长的好。这种原生态养的鱼,我们吃不完,就卖出去30元一斤。

多年来,起凤村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水资源,进行稻渔综合种养,稻丰鱼肥,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凤羽镇起凤村党总支书记 李灿光:我们起凤村总的水稻面积有2800亩,今年大约养了2400亩左右稻鱼,在稻田养鱼这个养殖上,群众每亩增产增收到1200元左右,在生态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起凤村生态水稻种植区,凤羽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科组组长张文华,正在对太阳能杀虫灯进行检查、清理,为了洱海源头保护治理,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凤羽镇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主要病虫害。

凤羽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科组组长 张文华:目前全镇共安装太阳能杀虫灯550多盏,覆盖农田面积5000多亩,通过太阳能杀虫灯的推广使用,有效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对发展生态农业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几天,凤羽坝子生态种植的香菜、红辣椒也进入了采收期,在洱源县鹏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收香菜,负责人李佩林告诉我们,基地种了150多亩香菜,40至50天就成熟一季,每年可以种三季,现在收获的是第二季。

洱源县鹏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佩林:我们主要以生态种植为主,全部都用有机肥种植,前几天香菜价钱卖到14元左右,每一亩基本收入2-3千元左右。每天临时工每用工50-70人,工人有15人左右,每人每天100元的工钱。下一步我打算再把地流转一点,到500亩左右,种植还是以香菜为主。


近年来,凤羽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力推进绿色生态种植,今年,全镇推广使用有机肥15270多吨,发展“水稻+鱼”2580亩,“烤烟(玉米)+甜脆豌豆”5130亩,同时发展小米辣、有机香软米、红米等特色产业种植。全镇农作物绿色种植实现全覆盖,总面积达2.73万亩,预计年收入8000多万元。

凤羽镇副镇长 丁彭:近年来,凤羽镇采取绿色生态种植的方式,大力发展了水稻+鱼,绿色油菜,绿色香菜等示范种植,为我们的老百姓提高了收入,为我们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凤羽镇将坚持以“绿色为底色,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将凤羽打造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六月已过七月到,稻田养鱼好一庄,今年稻田丰收景,是鱼米之乡......”绿色和生态让村民们尝到越来越多的甜头,他们忍不住唱起了传统的白族调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来源 大理广播电视台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马永虎